棉花全程機械化成趨勢 可節省植棉70%人工成本
記者從近日在河南安陽舉辦的棉花全程機械化現場觀摩暨棉花新品種展示會上獲悉,近年來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聯合南京農機化所加大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棉區棉花全程機械化的研發力度,實現農藝農機融合,全程基本上實現機械化,可節省植棉人工成本70%左右。
棉花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也是勞動密集型作物。目前種棉比較效益下降、人力投入成本高是限制我國棉花產業發展的瓶頸因素,推廣機械化植棉已成為棉花發展的根本出路,如此才能有利于保障我國棉花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近幾年,在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行業科研專項等國家重大科技計劃的支持和院科技創新工程的推動下,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聯合南京農機化所加大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棉區棉花全程機械化的研發力度,實現了農藝農機融合。根據機采棉特點,研發出具備吐絮集中、果枝始節高、豐產穩產性突出等特點,適宜機采的棉花新品種,為推廣棉花采收機械化打下基礎。利用生物降解地膜覆蓋,減少了農田地膜污染,減輕棉農高強度的田間揭膜操作;收獲期采用機械化采收。全程基本上實現了機械化,節省植棉人工成本70%左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