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曉霞:標準小修改意義大不同
“按正常來說,標準每五年都需要修訂一次,但是此次修訂《鞋類產品標準》卻不僅僅是因為‘五年之約’,也是順應市場的需要。隨著我國制鞋業的飛速發展,制鞋技術水平逐漸提高、制鞋原材料不斷豐富,有必要對原有的行業標準技術內容予以完善、補充,以適應制鞋行業的發展”在被問到為什么要修訂此標準時,戚曉霞回答。
戚曉霞表示,當下市場的發展需要標準做出相應改變,以順應市場的發展需要,例如修改產品名稱命名原則、增加產地、修改“生產者的名稱和地址”為“企業名稱和聯系方式等。產品名稱原標準中“幫面材質+生產工藝+使用對象”,修改為“由使用對象加最終用途或功用構成。”;產地的要求是此次新標準新加入的內容,產地:是指產品的最終制作、加工或者組裝地點。隨著市場的發展,很多企業的產品不再全是自己生產,而是采用外包制或下單制,讓一些加工廠代生產,尤其是一些品牌鞋。比如NIKE,它在很多地方都有加工廠,有中國、越南等很多國家,“產地”的要求就 除了加入產地要求外,企業最為關心的應該是新標準的內容還有哪些變化。戚曉霞表示,與舊標準相比,最大的改變應該就是將“生產企業”變為“企業名稱”,這項改變能讓消費者更快地找到負責人,說到底就是出了問題誰來負責更明確了。
新標準將吊牌標識內容并在內包裝(鞋盒)信息之中。戚曉霞介紹,鞋子上的內容較簡單,只包括商標或企業名稱、鞋號、貨號三個內容。而包裝和吊牌則包括更多內容,主要包括產品名稱、鞋號、材質、產地、三包、執行標準、顏色等。企業也要做到鞋子和鞋盒、吊牌標識的一致。
此次的修訂版相比老標準更加詳細,對于產品名稱、材質等做了明確的規定,這對企業影響并不大。
戚曉霞說,從2013年12月31日頒布此標準到今年7月1日開始實施,已經有半年的時間了,企業利用這個過渡期去做一些改變,而且包裝和吊牌標識是消耗量很大,需要經常印刷制作,企業完全有足夠的時間執行。
戚曉霞說,標識的準確與否雖然不影響實物的質量,但是對于廣大消費者,在購買鞋類產品是更多的是依據標識上的信息來購買,在很大程度上標識準確與否也反應了一個企業的誠信態度。
另外,戚曉霞說,標識更細致、更規范對企業不僅沒有負面影響,反而會幫助企業得到消費者的認同和信任。產品標識更清楚,企業管理更規范,這是消費者樂意見到的。
當被問到標準宣貫的工作安排時,戚曉霞說,在標準發布和正式實施之前,鞋標委已經在廣州、上海、福建等地做過標準宣貫會,未來一段時間,鞋標委仍將繼續開展標準宣貫工作,9月份,鞋標委將會去廣州、成都等地開展標準宣貫。
除了開展宣貫,鞋標委還將一些標準印成畫冊和宣傳冊,用更通俗、生動的方式去幫助企業了解標準內容。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