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實施政策以提高棉花穩定性生產
2014年4月國家相關政策部門表示,實行棉花目標價格政策,取消臨時收儲政策,生產者按市場價格出售棉花。當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國家根據目標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價和種植面積、產量或銷售量等因素,對試點地區生產者給予補貼;當市場價格高于目標價格時,國家不發放補貼。具體補貼發放辦法由試點地區制定并向社會公布。
1、上年價格決定下年生產成為過去。棉花生產和消費周期為一年時間。從棉花生產到上市需要約半年時間,種植面積一旦確定,市場價格的變動只能影響下一年度的產量。
本年度產量取決于上年度價格,本年度價格決定下年度產量。沒有目標價格政策時,一般籽棉價格較高,下年生產者種植積極性提高,播種面積擴大,產量增加,籽棉價格下降,下年生產者種植積極性降低,播種面積減少,產量減少,籽棉價格提高,以此往復呈現周期性波動。
實際價格與產量上下波動幅度往往越來越大,遠離均衡點,形成所謂“發散性蛛網”。目標價格政策有望切斷引發的蛛網振蕩周期動力,形成未來穩定種植預期。
2、財政搭橋為棉花生產補充給養。目標價格政策在政策實施區域棉花生產者與財政補貼之間搭建了一個市場外置補給橋梁,市場養分不足時,生產者從市場外部獲得維系持續運行的養分。
目標價格政策的實施將打破棉花生產與市場價格波動引發的蛛網振蕩周期,提高國內棉花生產穩定性。即使籽棉市場主流價格相對偏低,在目標價格政策背景下,新疆棉花生產者獲得補貼,避免了虧損,保障棉花播種面積得以穩定。目標價格政策在偏低價格與播種面積之間形成緩沖保護。
相關鏈接:
為了使《兵團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實施辦法》更加符合兵團實際,更加簡便易行。近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近日赴兵團棉花大區一師、二師進行了棉花目標價格調研。聽取了一師、二師近3年棉花種植、生產成本、加工、籽棉收購價格及今年棉花種植及棉紡企業經營等情況。
自國家正式啟動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以來,國家、自治區、兵團都在緊鑼密鼓地研究制定不同層面的《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方案》。相關人士表示,棉花目標價格改革涉及面廣,情況復雜,對兵團經濟發展和職工收入影響重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