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德國最低工資標準統一戰背后的左右翼之爭
2013年德國大選落幕后,獲勝的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CDU/CSU)便與社會民主黨(SPD)開始了聯合執政談判。各方在社會民主黨堅持的關鍵條件“統一的法定最低工資”上達成了妥協,并寫入了聯合執政協議。該協議規定,德國將盡快立法,最遲于2015年1月1日開始實行標準為每小時8.5歐元(1歐元約合8.04元人民幣)的全國統一法定最低工資,未來還將進一步上調至10歐元/小時。
德國勞動部部長安德雷娜·納勒斯近日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表示,有關最低工資的草案仍在有序制定中,但她反對將18歲以下的就業者納入享受最低工資標準的人群,認為后者屬于目前爭議頗多的“例外規定”群體,即不享受最低工資保障。理由是,很多德國年輕人更愿意找一份待遇不錯的兼職工作,而愿意接受職業教育的年輕人在不斷減少。
在德國,目前并沒有一個法定的全國性的最低工資標準。一直以來,都是各個行業的雇主協會與對應工會進行工資集體協商,確定一個適用于本行業或者本行業若干企業的最低工資標準,所以最低工資標準一直都是雇員和雇主協商談判的產物。因此,各個行業的最低工資標準高低不同。而且幾乎所有生效的工資協議都有一高一低兩個標準,分別適用于德國西部和東部。
地方倒逼中央
制定統一的法定最低工資是代表普通民眾利益的德國左翼各政黨長期以來孜孜追求的目標,而代表雇主利益的右翼各政黨則一直持否定態度。
社民黨在2007年就計劃通過立法建立一個統一的最低工資標準,但是未能得到當時聯合執政的基督教民主聯盟的支持。但社民黨人沒有放棄,他們轉而從地方立法開始入手。經過努力,社民黨在其執政的漢堡市市議會最先通過了《漢堡市最低工資法》,標準為8.5歐元/小時,于2013年6月開始施行。接著在社民黨主導執政的柏林也出臺了《最低工資法》,標準與漢堡一樣,并于今年1月開始施行。同時,社民黨抓住了基民盟急于尋求其作為聯合執政伙伴的機會,迫使6年前拒絕該建議的基民盟妥協同意了設立統一的法定最低工資。
可以說,社民黨以持久戰和地方倒逼中央的戰略,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使法定最低工資成為了社民黨近年來最具標志意義的“政績工程”。
忽視東西部差異
盡管統一全國最低工資標準已提上政府議事日程,但不少德國經濟學家對法定最低工資提出了批評。在德國東部的紐倫堡大學,長期從事勞動力市場研究的莫勒教授認為,統一的8.5歐元/小時對于東部地區來說過高了。
根據記者了解,在德國東部的城市中,如波茲坦、萊比錫等,普通酒店餐飲業的工資標準基本在6~8歐元/小時,確實離未來法定標準有不小的差距。另據德國經濟研究所稍早的數據,德國有17%的雇員工資低于8.5歐元/小時,若按照東西部劃分,西部為15%,而東部高達27%。這表明,對于東部的雇主們來說無疑面臨著更大的壓力。
德國經濟研究所的專家卡爾·布倫克則指出,法定最低工資制有時不僅無法消除貧困,反而會造成收入分配新的不公平。此外,法定最低工資還將讓服務業中的小企業主們承受巨大的經濟負擔,這會導致餐飲、理發和出租車等日常服務業的價格上升。
誰屬于“例外規定”?
由于大框架木已成舟,于是法定最低工資的反對者們似乎想從“例外規定”入手,借此打開一個“后門”。當初基民盟被迫同意社民黨的條件時,在聯合執政協議中僅約定了公益義工屬于例外情況,不適用法定最低工資。
基督教社會聯盟(CSU)主席霍斯特·瑟霍夫最近提出,短期工、實習生、公益義工以及退休人員也應作為例外情況。這一站在中小企業主立場上的提議,立刻迎來了企業界的掌聲。據德國勞工部門的統計,瑟霍夫提及的這類雇員總數超過200萬人。
但這又讓左翼政黨和工會大為不滿,紛紛攻擊瑟霍夫不遵守自己剛簽署的聯合執政協議。從現在的形勢看,立法中的“例外規定”未來可能成為各方斗爭的焦點,只要法律文本一天沒有最終確定,博弈就仍將繼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