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棉市政策預景 國家直補有望取代臨儲
最近農業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等相關機構紛紛向外界透露取消棉花收儲,轉而采取國家直補的改革方向,基本確定2014/2015年度,我國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將不再實行,并可能在新疆實行直補試點。知情人士告訴期貨日報記者,雖然當前關于棉農直補的細節尚未敲定,在直補價格、直補方式等機制層面,也還沒有形成統一方案,但國家從臨時收儲轉向對棉農進行直接補貼的政策方向已經確定下來。
“這使得以往靠臨時收儲價‘托底’的國內棉市失去了強勁支撐。不少棉企認為明年國內的棉花價格將下降,這將利好紡織企業,降低紡織企業的用棉成本。長期來說,此舉對整個紡織行業是一個利好,有助于內外棉價差的收窄,刺激國內棉價與國際棉價接軌。”中原期貨棉花分析師王偉表示。
紡織行業資深分析師汪前進表示,取消棉花收儲政策是大勢所趨:一方面自2011年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實施以來,國家已累計收儲棉花1000萬噸左右,占全球庫存的60%,導致庫容和財政壓力巨大;另一方面,內外棉價最終還是需要接軌,而收儲最大的問題是造成了國內外棉價的完全割裂,目前國內棉花收儲價是20400元/噸,而國際棉價已跌到15000元/噸。
“取消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后,棉價將下降,有利于企業降低原料成本,不但可以促進出口,還有助于內銷紡織服裝行業走出困境。今年內銷市場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迷狀態,行業增速從多年來的兩位數跌到個位數。”汪前進說。
對棉農來說,棉花種植直補可直接提高棉農種植效益,從而提升他們的種植積極性,有利于我國棉花自給率的提高,保證國家用棉安全?;丈唐谪浢藁ǚ治鰩熗鯓滹w表示,“國內棉花失去‘托底’政策,棉價將大幅下跌,有利于企業以較低價格采購原料,進而提高經濟效益,盤活目前相對低迷的市場”。
與此同時,汪前進認為,由收儲改為對棉農直補的同時,國家需輔助拋儲、配額等政策,才有利于改變目前紡織服裝行業整體低迷的狀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