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參議院通過匯改法案 紡織外貿企業或面臨新一輪抗壓挑戰
據報道,2011年10月11日美國會參議院以63票贊成、35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了《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
該法案的主要內容是要求美國政府對所謂“匯率被低估”的主要貿易伙伴征收懲罰性關稅。外界普遍認為,此舉主要針對中國,旨在逼迫人民幣加速升值。該法案在得到參議院批準后,還需要在眾議院獲得通過并由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后才能成為法律。
這一法案其矛頭直指人民幣匯率問題,迫使人民幣升值的目的是不容疑置的。法案如批準通過,無疑將使中國出口企業遭受進一步的匯率壓力。去年美國對中國采取的輪胎特案就對中國輪胎行業造成了損失。
在后金融危機時代,美國想利用匯率這個“重磅炸彈”來“校正”中美貿易關系走向,扭轉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的走勢。上海特易通過各出口行業調查顯示,在其他生產要素成本和價格不變的情況下,人民幣每升值1個百分點,企業利潤就將減少1%。,根據不同行業來看,技術專利性企業在此方面則有較好的抗壓能力,而相對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對于人民幣升值的抗壓性較弱。
紡織行業一直都是我國對外出口的基礎型行業,作為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紡織行業在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2011年,隨著國際市場的持續疲軟,紡織行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擊,更加上人民幣對美元的不斷高企,使得企業的成本不斷加大。特易資訊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8月份我國對美出口針織面料1.9億米,出口金額2.4億美元。今年四月份出口4056萬美元,至八月份出口為2020萬美元,從4月開始一直處于下降趨勢。雖然出口均價同比均有增長,但增長速度明顯放慢,其中7月份環比下降3.15%。(如下圖所示)
2011年1-8月中國對美出口針織面料趨勢分析(特易資訊TOPEASE提供)
特易資訊研究院分析表示: 雖然2011年1至8月份我國針織面料出口2.4億美元,但一旦法案批準通過,可能對國內針織面料出口企業造成新一輪挑戰。目前國內針織面料出口利潤不足10%,有些訂單利潤直接就是退稅率,如果匯率大幅升值,加之原材料、人力等諸多成本壓力,外貿企業如果不及時調整將存在較大的生存風險。
特易分析師認為,紡織業出口不僅僅靠自己的價格,更應該找到自己產品的優勢,打造品牌價值;在營銷渠道上,則更需要主動去了解市場走向,找到市場方位,多方面的去開拓貿易,這樣才能掌握貿易的主動權,同時將自己的產品及品牌打出國門,改變現有尷尬境地。內修外煉,比盲目推銷更適合企業讓自己走的更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