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來了大田生產桑枝大球蓋菇
近兩年,桑枝大球蓋菇生產技術,利用冬閑田試驗、示范種植桑枝大球蓋菇,取得初步成效。縣蠶桑局科技科科長羅鳴介紹,桑枝大球蓋菇比以刨花等為原料生產的大球蓋菇,吃起更脆嫩,更綠色、環保。而且,保守估計畝產可達2000公斤,高的達3000公斤,“種桑枝大球蓋菇,比種什么都劃算!”
2009年試種
2010年示范40畝
2010年12月17日,在樂至縣童家鎮五通村桑枝大球蓋菇示范現場,五通村村主任李記喬掀開田里的薄膜,再扒開一層稻草,一個個頭頂“小紅帽”的大球蓋菇就探了出來。
“桑枝大球蓋菇,就是把桑枝打碎再與糠殼混合作為基料生產出來的。”李記喬說,“2010年9月份下的種,已經出菇半個月了。零售要賣5元/斤。”
然而,李記喬遺憾的是這些大球蓋菇的“產權”并非村民所有。原來,五通村種植的共計40畝桑枝大球蓋菇,均是樂至縣蠶桑局出資為村民進行示范的。
“樂至縣每年要剪掉10萬噸的桑枝,原來當柴燒。后來考慮過把桑枝拿來壓板,但效果不是很好。后來,我們出去考察,覺得桑枝大球蓋菇這個新技術項目還可以。”縣蠶桑局科技科科長羅鳴說。
此后,縣蠶桑局出資在五通村選擇兩個農戶于2009年11月利用冬閑田試種了桑枝大球蓋菇。其中,一農戶未按蠶桑局的技術要求試種,以失敗而告終;另一農戶基本按照技術要求操作,試種成功。
結果,3分地產菇1000斤左右,折算畝產3200~3300斤。羅鳴對這一結果并不滿意。據他介紹,桑枝大球蓋菇在15~25攝氏度長得比較好,氣溫低于4攝氏度就停止生長。正常情況下應在9月至10月初下種,45天~50天即可出菇。而2009年他們11月中旬才種,天氣比較冷了,加之頭一年沒有什么經驗,基料的轉化率僅為30%,畝產僅1500公斤左右。“正常情況下,保守的說,基料轉化率可達40%、畝產4000斤,一般可達50%的轉化率,高的可達60%的轉化率,畝產達6000斤。”
2010年,樂至縣桑枝大球蓋菇由試驗進入示范階段,縣蠶桑局在五通村示范了40畝,于當年10月15日下種,12月7日就開始陸續出菇。羅鳴說:“保守的說,畝產可達4000斤。”
農戶自己種
成本3000元/畝
據羅鳴介紹,利用桑枝木屑在自然生態條件下栽培的大球蓋菇,香味不是特別濃,“不如本地雞山菌(野菌)香”,但是它不添加任何農藥和化肥,并且還轉化富集了桑枝中的一些有益元素。“桑枝大球蓋菇吃起特別脆嫩,從口感和品質上講,比其他以棉籽殼、麥麩、刨花等原料生產的普通大球蓋菇好”。
“按目前成都市場3~3.5元/斤的批發價,田間批發不會低于2元/斤。1畝4000斤,產值就達8000元以上。”羅鳴說。
不過,生產桑枝大球蓋菇的成本也是比較高的。羅鳴介紹,他們進行示范,“什么都要去買,什么都要講錢”,桑枝買成600元/噸、谷殼500多元/噸,1畝消耗5噸桑枝和谷殼,費用達2800元左右,菌種成本1300~1400元/畝,勞力成本1500元/畝,此外再算上每畝薄膜和地租,生產階段的總成本達6000元/畝。而且,“后期管理和采菇的成本還沒算,估計在0.3~0.5元/斤。”
羅鳴認為,如果農戶利用自身的資源種植桑枝大球蓋菇,成本則低得多。他說:“最多投3000元/畝。因為,除菌種和薄膜是必須要買的外,桑枝和谷殼都是自家產的,老百姓的勞力也不算錢。而且,形成產業以后,還可自己培植菌種,把菌種成本控制在1000元/畝以內。”{page_break}
管理易操控
效果好今年多推廣
那么,桑枝大球蓋菇的生產流程是怎樣的呢,羅鳴根據這兩年的實踐進行了介紹
“首先,把桑枝打碎,與谷殼各半,加水混合,含水率要保持在70%。同時,加1%~2%的生石灰消毒。”羅鳴說,“原則上講,桑枝與谷殼混合后要堆漚、發酵,但考慮到工序麻煩,占用場地較多,我們就直接下的生料。”
羅鳴介紹,1畝地,廂面做1.2米寬、廂溝0.5米寬,廂面共計450~470平方米。每畝總共下5噸桑枝與谷殼(各占一半)的混合生料。先鋪一層10~20公分厚的底料,在此之上撒菌種,700克左右1袋的菌種撒660袋左右,然后蓋一層8~10公分的蓋料,蓋料之上還要覆一層2~4公分厚的腐熟土,最后鋪蓋澆水的稻草,加蓋小拱棚保溫、保濕。
“下種以后,在前20天菌絲生長階段,不要直接淋水。出菇以后才可補水。”羅鳴提醒道。
“能在大田種植的菌子是不多的。桑枝大球蓋菇能在大田種植,說明它的技術操作相對于其他菌類要簡單一些、管理粗放一些。”羅鳴介紹,當時選擇大球蓋菇進行試驗、示范也是考慮到這一點。而且,“大球蓋菇的產量相對比其他菌類高,氨基酸和蛋白質的含量也比較豐富,屬于中高檔菌類,經濟效益較好”。
目前,在樂至縣蠶桑局的示范帶動下,樂至縣高寺鎮、天池鎮均有業主和農戶進行了桑枝大球蓋菇的試種,長勢良好,有望達到2000公斤/畝的產量。羅鳴表示,待這批產季結束之后,如果效果理想,“2011年將在全縣推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