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身處調控風暴中心 暴漲神話恐就此完結
由于處在本輪政府價格調控風暴的中心,瘋漲的棉花一夜之間掉頭向下,五天大跌21%。市場預計其后市仍存在下跌空間,今年最大的“神話”恐怕就此完結。
洲際交易所(ICE)棉花是今年CRB商品指數中表現最佳的品種,年初至今價格上漲近65%。而國內鄭棉期貨價格在短短的四個月時間里面翻了一番,創出歷史新高,同時進入了三萬時代。瘋狂的棉價,在棉紗、坯布、面料、服裝制造等產業鏈條上引起了連鎖反應,搶棉戰一時間在各地瘋狂上演。
供需矛盾和資金推動被普遍認為是本輪棉花暴漲的主要原因。棉價長期以來價格偏低挫傷了棉農植棉的積極性,導致棉花種植面積縮減明顯,于是供需失衡的矛盾在今年集中爆發。
11月10日是棉花期貨行情的一個重要“拐點”,主力1105合約從11月10日創出的歷史新高33720元一路跌到最低的26100元,跌幅高達22.6%。其中最瘋狂的5天,價格暴跌了21%。
現貨方面,棉花現貨價回落到2.7萬元/噸,籽棉收購價格也是直線下滑,部分地區跌幅在1元/斤以上。有報道稱,超過80%的正規棉企均已停止收購加工,市場成交稀少。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市場的恐高心理所致,另一方面是國家穩定農產品價格力度明顯增大。通脹預期已經成為目前中國宏觀經濟的首要解決問題,其中農產品價格上漲便是頭號大患。
由于今年棉花價格暴漲,下游出口、生產困難,部分紡企停產。“減產現象變得愈發嚴重制約棉價上行。”永安期貨稱。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最瘋狂的棉花成為了政府重點調控對象。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針對當前棉花市場形勢提出,要加大新疆棉外運力度。加強農產品期貨和電子交易市場監管,抑制過度投機行為,取締非法交易。必要時對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產資料實行價格臨時干預措施。
“國家對棉花市場的調控政策以及國內宏觀調控政策是當前的核心。”宏源期貨認為,“發改委等部委及各地政府可能跟進出臺一攬子控制物價上漲的措施,尤其加大對炒作棉花行為的懲罰力度,這將對現貨囤積居奇等行為構成強有力震懾,鄭棉深幅回調恐不可避免。”
上海中期也指出,近期國家穩定包括棉花在內的農產品價格力度明顯增大,未來仍有出臺新政策的可能,因此尚不能確定棉花底部已經出現,未來鄭棉期貨價格仍有震蕩走低的可能。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供應緊缺的現實將會限制棉價向下的空間。中國棉花市場檢測系統17日稱,由于遭遇惡劣天氣,今年中國棉花產量可能較去年減少5.5%,至636萬噸。棉花質量也受到不利影響。今年棉花種植面積7568萬畝,較去年減少1.1%。平均畝產84公斤,較上年減少4.4%。
但棉花偏緊的供應狀況將可能會在2011年大幅改善,據美國農業部最新報告,明年美國棉花種植面積將會擴大18%,印度和巴基斯坦增長14%,而澳大利亞的種植面積則會擴大一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