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條新規助力南京科技創新“破冰”前行
作為全國唯一的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南京的“試驗田”開墾已歷時一年,并取得階段性成效。記者從5日召開的相關會議上獲悉,為支持南京國家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建設,江蘇省和南京市新近共同擬定了12條具有突破性的政策意見。下階段,在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員創新創業,開展科技金融改革試點,搭建全市產學研合作總平臺等方面,南京將邁開步子,大膽“破冰”。
鼓勵高校院所創新,試點股權和分紅激勵
為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我市將開展股權和分紅激勵試點。對南京地區高校、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作價入股的,擬對相關人員實行股權獎勵、股權出售、股票期權等激勵政策;對取得的股權獎勵和股權出售部分,在未將股權變現前,暫緩征收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對高校、科研院所以技術轉讓方式將職務科技成果提供給企業實施的,將給予一定比例的現金或股權獎勵,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由財政部門返還獎勵。
設立區域性科技企業柜臺交易市場,破解融資難
融資難是當前制約中小型科技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對此,我市將積極開展科技金融改革試點,爭取國家有關部門支持設立區域性非公開科技企業柜臺交易市場,通過開展非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掛牌交易,為科技型中小企業開辟直接融資渠道,促進技術股權流動。爭取國家有關部門支持南京非上市股份公司進入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并以積極的財稅政策鼓勵科技成果、科技型企業股權進場交易。支持南京地區各商業銀行在寧設立科技支行,支持國家級開發區以重點科技園區按“只貸不存、服務園區”的原則,設立科技小額貸款公司,并積極爭取省、市共同出資組建再擔保公司,加大對初創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page_break}
成立產業創新研究院,為產學研搭建新平臺
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一直是南京科技創新的一塊“短板”。下階段,市政府擬牽頭組建南京產業創新研究院,作為全市科技與產業結合的總平臺,承接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研成果,圍繞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和市場化進行應用性研究開發和科技企業孵化,向企業提供技術轉移和技術升級綜合集成服務。研究院將采取“ 總院+專業院”的組織架構,總院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專業院為企業性質獨立法人,以高校和科研機構既有設施為主組建專業性技術研發平臺,采取“ 財政補貼+項目+平臺+服務”的運行方式,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創新創業人才可在保留事業身份的前提下來院任職。
此外,我市還將實施“紫金人才計劃”,重點組織實施人才引進、人才能力提升、人才平臺建設、人才校企聯動和人才環境建設這五大工程,構筑創新人才的“智慧硅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