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以技術推動創意
在廣州市的海珠創意產業園,一位當地的老街坊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這里原本是工業區,有不少小的制衣企業。
而現在,這里已經引進了60多家創意類企業,其中包括廣東省內規模最大的電子商務企業。物業的收益增值已超過100%,成為廣州創意產業園區的龍頭單位。
像這樣在舊廠房上建立起來的創意產業園廣泛存在于廣州的老城區。作為新興產業,創意產業的發展在廣州遭遇了空間瓶頸,而對于舊廠房、舊建筑的改造無疑為其提供了發展的平臺。
這也是廣州“退二進三”政策中的重要部分。
紅專廠有“廣州798”之稱,早期進駐其中的廣州集美組家居總經理林學明認為,這些老廠房大多是上個世紀50年代建成的,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他們看中了這種有歷史文化積淀的建筑。
廣州現有產業園區34個,重點發展數字內容、文化傳媒、創意產品制作、分銷與版權貿易、咨詢策劃、設計創意等高端行業,發展的方向是成為國際性的創意之都和文化名城。廣州的創意產業園區布局基本上遵循了“一區一品”的發展模式,形成品牌效應。
而廣州以軟件和動漫為代表的數字內容研發產業,在國內優勢明顯,一部名為《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動畫片前一段時間風靡全國,更奠定了廣州在動漫產業的江湖地位。
《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制作公司——廣州原創動力文化傳播的總經理劉蔓儀告訴本報記者,與中國大多數城市相比,廣州已經在文化創意領域形成了一定的氛圍,政府的支持力度比較大,但與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相比,創意型的人才較為缺乏,而技術型人才較為豐富。
在劉蔓儀看來,廣州目前尤為需要的是培養和引進創意型人才,提升本地創意文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一般的產業是人跟著工作走,而創意文化產業是工作跟著人走。”中山大學中國第三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李江帆認為,廣州必須創造出適宜創意型人才生活的環境,才能吸引他們扎根于此。
事實上,廣州目前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廣州被賦予了不同以往的歷史使命,廣州的創意產業已經不僅僅是在為自己服務,而是要輻射到整個珠三角地區。
李江帆表示,改革開放30多年來,珠三角地區已成為國際制造業的重要基地,但長期存在“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設計、創意和研發能力弱,制造力強。這嚴重約束了珠三角地區制造業的升級優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