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企業海外競標頻遭禁令,飛躍印度洋受阻
熱火朝天進軍海外的中國電信設備商,最近在印度市場卻頻頻遭遇冰冷的閉門羹。繼此前印度政府以“擔心安全”為由下達“封殺令”、對中國進口相關設備叫停后,昨天最新消息稱,印度國有電信運營商BSNL也禁止了華為和中興參與其GSM項目的競標。
中國設備商在印屢次碰釘
記者昨天獲悉,印度國有電信運營商BSNL已明確下達禁令,叫停中國電信設備制造商華為和中興參與其GSM北區和東區項目的競標。
BSNL董事長庫爾迪普?戈雅爾表示:“與中國廠商的設備相比,西歐廠商的設備確實昂貴,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政府指示我們,不得訂購中國廠商的設備,尤其是重點區域內的項目。 ”而上述兩家中國企業被強制出局后,現在只剩下三家西歐廠商參與競標,分別是愛立信、諾基亞西門子和阿爾卡特朗訊。
事實上,這遠非中國設備商在印度第一次遭遇政策大棒。早在去年8月28日,印度電信部突然召集主要移動運營商開會,要求不要在20個比較敏感的州使用中國制造的電信設備,理由是可能會危害到國防安全。一位業者指出,早在印度3G牌照競標白熱化的前夕,便對所有通信設備廠商進行了檢測,華為和中興通訊(000063,股吧)至今未通過檢測,愛立信和諾西等西方廠商也是“有條件通過”,被要求簽署保證書。
據了解,在過去的五個月時間里,印度電信運營商采購中國通訊設備的申請全部未能通過審批,導致華為、通宇和UT斯達康等中國企業在印度一季度銷售新合同幾乎為零。
相關部門已出面極力斡旋
對于中國電信設備出口產業而言,印度是最大的海外市場,因此國內企業一直都在極力尋求解禁。中興方面昨天在電話中告訴記者,公司目前已積極委托相關部門從中斡旋,希望能盡早解決這一問題;而華為本月中旬曾表示,愿意向印度政府提供其網絡系統的源代碼,以打消印度政府的安全顧慮。以上均未見顯著實效。
數據顯示,從去年12月開始,華為向印度市場的產品出口已經開始遭遇障礙。以至于到今年第一季度為止,整個中國通信市場程控交換機和移動通信基站的出口下滑了將近一半。
與此前在印度市場的飛速增長相比,這樣巨大的落差顯然讓人遺憾。Cy了berMedia數據顯示,華為在截至2009年3月底的一年中,印度市場營收翻番,達13.57億美元,而中興同一時期獲得10.6億美元的營收,兩家公司提供的產品與服務較競爭對手便宜近三分之一,而這也被業內人士認為是遭印度政府封殺的根本原因。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陳健就此事回應稱,中國政府對中方公司近期在印度一系列的電信審查中受到不公平的對待高度關注,并已經提出交涉,希望并相信印方有關部門取消不公平的障礙。
貿易壁壘短期難以打破
“我認為中印之間的貿易壁壘短期內很難打破,電信業其實只是冰山一角,很多其他行業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通信專家闞凱力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經濟過度依賴出口的現狀已非一日之寒,根本的解決辦法還是擴大內需。闞凱力表示,溫家寶總理曾在2007“兩會”期間指出“一個國家過多地依賴于外貿出口,必然加大經濟不穩定的風險。 ”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