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納米在織物上附著”獲“挑戰杯”特等獎
2009年11月,吳志祥及其團隊參加全國第十一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大賽并獲特等獎。
普通的絲綢經吳志祥一浸、一軋、一烘,竟產生了神奇的變化:絲綢是最容易褪色的織物,現在再怎么暴曬、搓洗仍色澤如新;柔軟的絲綢在燭火下只泛黑了一小片,火光就熄滅了,居然燒不著;傾倒在絲綢上的水仿佛是滴到了荷葉上,瞬間形成滴滴晶亮的水珠,在絲綢上滾來滾去,絲綢干爽無漬。
最令評委興奮的是,吳志祥的處理,可使織物不含任何對人體有害的有機成分,特別適合嬰幼兒貼身穿著。而且,采用這種染色方法,整個印染過程可以不產生一點廢水。要知道,現有的印染行業,一米布平均產生的廢水就是50公斤,印染業廢水占到整個工業廢水近一成!
在一批名校牛人的作品中,吳志祥的成果讓評委大開眼界。就在一年前,一位紡織業的專家還感嘆,中國要把納米附著在織物上至少還要10年!不料,僅僅一年后,整個行業的期待,就在一群毛頭小伙子手中變成了現實。
吳志祥的這一處理方法,叫“原位納米生態染色及功能整理”。百姓一般叫不出這個拗口的名詞,但很快就知道這個東西的好。吳志祥把經過處理的幾雙襪子送給海安老家幾位患嚴重腳氣的鄉鄰,結果不到一個月,鄉鄰的腳氣痊愈了。“織物纖維里牢牢地楔入了礦物納米,納米具有抗菌、防紫外線、阻燃等特性,不同的納米配方,可強化織物某一方面的特性。”吳志祥團隊的襪子成了蘇州大學的驕傲,
“是他啊?”拿了大獎的吳志祥一下成了學校名人,同學感到意外:這個不起眼的毛頭小伙,沒有特別之處啊!和他相處了四年的指導老師鄭敏卻認為是水到渠成,“他不是最聰明的,但絕對是最有韌性、綜合素質最高的。”從大一下學期進實驗室開始,整個大學期間的周末和假期,吳志祥幾乎都是在實驗室度過的。
“前面很多人都試過了,我根本沒想過能成功,只想著花幾年時間用心去做,總會有收獲。”吳志祥笑著告訴記者。前年暑假,他從早上8點進實驗室到晚上11點離開,每天手握研棒要把50毫升的溶液磨干,實驗禁止空氣流動,不能開空調,不能開電扇,一個單調的研磨動作在酷暑里重復了20多天共300多個小時,右手虎口生生磨出了厚繭。“那么多天,都沒有進展,我受不了了,在宿舍呆了3天,最后還是選擇‘堅持’回到了實驗室。”而大部分同學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放棄了。
像老家很多“成功人士”一樣,辦家印染廠當個小老板,曾是農家子弟吳志祥進大學前的夢想,現在他要從長計議了,“企業再小,也要有核心技術,管理也要科學。”今年畢業的他,不去追求高薪,而是找了家外貿公司做銷售,“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我都要先熟悉”,“對自己的投資是最大的投資”……實驗室里的吳志祥經常冒出巴菲特、韋爾奇等人的名言,而最喜歡的是一句“做人像水、做事像山”。內心裝滿創業奮斗的渴望,卻能低下頭來看清腳下的路,小伙子不急著賺錢,正從容邁步,一步步接近目標。
采訪結束,吳志祥又把見面時的話強調了一遍:“我只是幸運地趕上了。前面鄭敏老師和學長干了8年,時機成熟時,接力棒傳到我手里”。老師和同學,還就是喜歡他這種似水的平和與柔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