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東莞轉型的政治經濟學
東莞原有的模式因為資源瓶頸已難以為繼。如今,東莞產業升級的各種障礙因為金融風暴正在消除,這一過程中,風暴暴眼中的東莞也受到了各種質疑,政府能否抓住機遇?東莞應該向何處去?
就此,我們今日繼續對話東莞經濟與城市發展研究會秘書長、《東莞經濟》雜志主編李智勇。“此時此刻,是天佑東莞莞”,在李智勇看來,金融海嘯對東莞實體經濟的沖擊還在其次,對東莞的最大考驗在于政府還有無創新能力,他反問道:“東莞地方政府是否還還具有1978年成立東莞縣革命委員會對外來料加工貿易裝配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精神和勇氣?”
“政府受到的考驗最大”
南都:現在政府做了些什么?
李:拿了10個億出來,幾個10個億的工程,給弱勢群體1000塊錢的生活補貼,多大作用在其次,起碼它有象征性的意義。我們要政府干什么的?就是當你我都無法解決的時候才要它來管理這些公共事務,假設你有500億的財政收入,你是不是可以拿出10%作為地方工廠意外破產之后的救濟呢?或者說那個工廠突發了一場意外火災,老板也不愿意出這樣的事,可是出了事你怎么辦呢,你還是要去處理。
南都:換句話說,當經濟危機來臨的時候,對一個政府的考驗其實是最大的?
李:對,企業很簡單,它活不下它就關門了。但是政府是不能倒的,因為這是社會信心所在,你是具有公信力的,當危機來臨的時候,政府需要自問的是,你能不能給這些分散的個體提供公共的服務公共的保障和一種希望。不要講是不是強勢弱勢政府,而是看是不是定位準確的政府,服務的政府,和有效管理的政府,不要以為政府是無所不能的。
南都:路慶鵬帖子的對策里面提到減免稅。
李:嚴格意義上講,東莞市委市政府是沒有權力去減免稅的,這是國家的權力,國家規定你怎么收稅,你的稅率是不能變的。可以考慮收上來之后我怎么去返回,決定怎么使用是地方政府的事情,但是怎么收稅地方卻不能決定。
1978年的政治經濟學
南都:路慶鵬的帖子還提到政府的效率比較低。
李:行政你要講程序,你要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你就要一步一步地經過這么多環節。那么我們要思考的是,東莞能不能拿出1978年成立革命委員會對外來料加工貿易裝配領導小組辦公室這樣的勇氣和魄力。能不能把現在所有的行政機關放在一起,統一辦公,我只要在一個收件窗口排隊按號,剩下的工作應該是你內部去走,不應該是我去跑,減少各個行政部門關卡索要的機會,你只有辦事權,沒有見人權,而且每個文件都規定了回復的時間,這個流程是統一的。
東莞全國獨特的市鎮村組四級行政結構,此前是一種招商引資的天然優勢,而今卻成為了一種障礙,因為形成了太多的既得利益者。比如辦工商執照的,就有一些專門辦工商登記的公司,自己去辦可能半年搞不下來,給中介錢可能十五天就搞定,你說是不是這背后一定有關系的?不然說不過去啊。
1978年的創新,是把所以相關部門都集中在一個辦公室里面,一個窗口一個流程,現在的問題是,而今的東莞還有沒有當年的勇氣?有沒有當年東莞的創業精神?
東莞現在富了,有點不愿意去創新了,已經愿意守著這個金飯碗過日子了,可怕就可怕在這個地方,剛才說各個部門都想把權力市場化,本來很簡單的事情,結果衍生出中間一大堆的中介公司。
南都:是不是可以這樣說,東莞能不能再次創造奇跡,在于它的行政體制能否創新?
李:對,在于政府的定位,政府的服務和管理是不是高效,你還有沒有這種真正的勇氣,這種創業的精神,如果你把這種精神丟了,很快你就會被后發者超過,就像當年你超過別人一樣。
因為你的資源已經沒有優勢了,你必須在行政方面創造出更多的優勢。
南都:路慶鵬的帖子講,政府的力量擠出了高污染高能耗的企業,你怎么看?
李:在一個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環境里面,政府如果要強制趕走企業,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政府的定位是什么?應該是服務于市場。
東莞是一個資源消耗型發展遇到瓶頸制約的城市,不把這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業擠出去,其他的企業就難有升級和轉型的空間,地方經濟就難以可持續發展。但這一次本身是市場調節的力量。
如果說政府去加速那就很可怕,因為這是不公平的,你怎么知道它就應該倒,而其他的應該扶持呢?不能強制地說,哪一個行業不行了,沒有任何一個行業是夕陽的行業,只有夕陽企業,沒有理由說代工不重要。帖子也說了,不管你處于產業哪個環節,關鍵是你這個企業是否霸占了這個環節。霸占這個意思在我看來就是能否比其他企業有更高的效率,同樣一度電,我能生產同等質量更多的產品或者同等數量但是質量更高的產品。
關鍵在月底
南都:你認為形勢什么時候可以明朗?
李:十一月底,中共中央召開經濟工作會議,中國明年的宏觀政策就會清晰,剛開完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全球積極的財政政策會趨于一致,下個月開始,不管奧巴馬會在1月多少號宣誓就職,他的經濟振興計劃會提前釋放出信息,那么從現在到未來2、3個月的時間里面,全球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以及振興經濟的方向就會清晰了。這些出來之后,我們就可以看到需求在哪里。最難的時候就是現在,不會超過3個月,現有的產業一定會轉向升級,這是我個人的分析和判斷。
南都:是不是引入香港的服務業企業幫助莞企進行升級或轉型更為重要?
李:對東莞來說,最重要的是加深莞深港深度合作,真正把香港核心的現代服務業和深圳的研發能力以及東莞強大的制造能力,緊緊地結合成一體,所以不在于說東莞完了,東莞沒有問題,只在于說,你是要跟誰結合?你不可能讓深圳把所有的優勢都集于一身,香港也是一樣,臺灣也不可能集于一身,那么東莞的優勢在哪里?30年艱苦奮斗,基礎設施完善,民眾富裕,政府有錢,制造業形成了完善的配套,8大產業集群,這個時候你怎么去轉型?
把香港的現代金融服務業引入東莞來,把深圳的研發成果引入到東莞來,組合成一個聯合艦隊,那你就出品牌了。
利用金融危機推動城市升級
南都:你講的是城市升級的角度。
李:對,從城市升級的角度來說,這次金融危機我認為,是個好事,我不認為說現在農民就不和諧,就是社會不安定因素,你老是不去解決這個問題他就是不安定因素,如果你把這個所謂的危機轉化成為城市升級的一個契機,千載良機,那么這個問題就不存在,農民他是看得見的,一年以后這個城中村的模樣就已經變了高端社區。
南都:這個對規劃的要求也就會比較高。
李:所以我說了,政府的主導作用和民間的實際需求要結合,民間想要收入要改變,你就必須要變了,以前可以說是政府想你變,但是你死活對抗不想變,因為我這樣挺好,現在好了,企業走了或者關閉了,你沒有收益了,你也想變,政府一直想變,這時候一拍即合,時機才成熟嘛。
為什么我一直強調是天佑東莞呢?就是這種資源產出型的模式已經發展到盡頭了,對東莞來說,沒水可用沒地可用沒電可用,大點的企業家家戶戶都要去買發電機,停電的時候自己發電,到這樣的時候你說它的成本多么高昂,這時候很多的企業走了,很多的房子空下來了,很多的廠房空下來了,那么我們所謂的政府的宏觀調控,你才有機會去實施。
南都:也就是說規劃上還是要以原有的相對優勢集中的產業為重要參考。
李:對,在這個地方某些產業或者某種產業集群的程度已經比較高,其他的村也許也有這樣的企業,但是產業鏈配套沒有那么完善,那不如轉移到那邊已經有優勢的地方去,大家談條件而已嘛。
南都:這種差別在整個東莞市范圍,究竟有多大?
李:經濟越發達的鎮它的總成本越高,因為越發達的地方它的土地價格更高,想買的人多,到欠發達的地方總成本更低,我們在給東莞市委市政府提的建議里面,就建議說首先應該是在區域內進行流通,麻涌、洪梅這些鎮在東莞來說還有一定的土地資源空間,但是它的產業相對來說是不太集群的,那么,與其把這些產業轉移到貴州、湖南,我看還不如轉移到麻涌或者洪梅,這樣我就可以比較大規模地做一個服裝產業園,做一個大規模的五金模具園等。把這些地方作為我的生產中心,把毛織的研發中心、展會中心我依然放在大朗,就是把總部放在大朗,但是我的車間已經分離了出去。大家眼睜睜地看著這些企業跑到別的地方去了,其實人家走得也很痛苦,因為去到別的地方你帶不走產業鏈。
在我的角度而言為什么說是天佑東莞,東莞問題的形成是30年積累的,要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按照自然淘汰的方式,你要擠它出去會非常的緩慢,但爆發了金融危機以后,使這個調整的速度忽然加快了。
南都:那對產業來說有什么影響?
李:那對產業來說不是就更好嗎?東莞不是要退二進三嗎?你怎么退二進三呢?就是那些殘舊的房子你怎么退二進三呢?誰來啊,第三產業是服務業,服務業的核心是為生產提供支援的現代服務業,其中以金融,創業設計、營銷、物流等為核心,當然生活服務業如餐飲、娛樂、教育等等也是,發展服務業靠什么?靠高智慧的人群,你看搞金融的哪個是蠢蛋?華爾街都是聰明成精的人,自己把自己給裝進去了,也害了全世界的人,沒有高智商能玩出華爾街的悲劇嗎?
你要滿足這樣的一些人,比如創意設計的,那些都是些梳著馬尾辮的男人和女人們,都是正經八百有藝術氣質的,這些人你要讓他們住農民出租屋,他們會很高興嗎?你不改善你的人居環境,你不升級你的城市,讓它更加文明,更有現代氣息,更符合人們追夢的氛圍,你的硬件不改善,誰去啊。
東莞不是沒有地了嗎?那我們可以,第一個,相對集中,然后分類成片。以前是家家點火戶戶冒煙,有人來我就可以讓你來干,這就很難去統一規劃,我現在進行主題招商,比如搞一個大的服裝產業園,這里面是同類的企業,需求也是同類的。
“也該自己創業了吧”
南都:中國大陸土地面積更大,人口更多,是不是可以推論,珠三角未來的制造企業一定會比臺灣強?
李:當學生當了30年,也不能一輩子都去點頭哈腰吧,也該畢業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了,也該自己創業了吧,珠三角現在所謂的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不就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