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鞋服企業需要深思:內憂外患加劇供求矛盾
據商務部最新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今年下半年,消費品市場供求平衡性有所增強,但部分主要消費品十年來首次出現供應偏緊。
在600種主要消費品中,有5種供應出現偏緊現象,這是1998年以來首次出現的現象。供應偏緊的商品主要是豬肉、豬排骨、花生油、豆油、菜籽油。在109種供過于求品種中,主要集中在電器、服裝服飾、鞋帽、鐘表眼鏡等工業消費品領域。調查結果表明,我國部分消費品供過于求矛盾有所加劇。
對國內市場主要商品供求情況調查始于1995年,至今已有12年,主要由商務部組織各地商務主管部門、重點生產和流通企業、有關行業協會及專家就市場600種主要消費品市場供求狀況進行問卷調查,其結果可以從一個方面反映市場的供求狀況。
從調查結果看,1995-1997年國內市場供不應求的商品占1.63-14.4%,1997年后的10年中,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供應市場的商品品種、數量增多,質量檔次明顯提高,買方市場占主導地位的市場格局已得到進一步確立。供不應求的商品早已在市場上消失。市場供求狀況的根本改變,決定了由生產銷售者占主導地位的賣方市場,已經轉向了由消費者占主導地位的買方市場。
但時至今日,國內消費品市場又重現了供應偏緊的商品,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關注。這是在經濟快速增長,多數行業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出現的現象,而這些均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
產生少數商品供應緊張的原因,無非是近年來居民收入增加,市場需求旺盛,帶動消費品市場銷售快速增長。但由于居民對豬肉和食油的需求剛性,不可能大起大落,最重要的原因是供應貨源少,加上受周期性和疫情影響,豬肉等副食品供應偏緊,引發了價格的暴漲。
造成目前市場大部分商品供給過剩和少數商品供應偏緊的矛盾,主要反映出的問題:
一是我國的供給結構仍不合理。同一個領域里往往進行多項同一產品品種、同一技術、甚至同一規格型號產品生產項目的重復投資建設,供給結構的差異性并不顯著。當需求發生變動時,產業總供給過剩以及有效供給不足立刻顯現出來。從根本上講,這是一種同質商品的過剩,或無差異商品的競爭所造成的供給過剩。由于供給結構的剛性,結構調整相對滯后,現有生產體系不能提供有效供給,是造成供求間結構性矛盾的最根本因素。從現象上,消費品需求與供給的結構失衡,表現為多數廠家擁擠在非常狹小的市場空間,生產同檔次、同種類產品,造成這些消費品供給的絕對過剩,而對那些適應城鄉居民需求變化的新產品開發重視不夠,又使一部分居民消費需求不能滿足。
二是反映出農村居民收入的提高雖有所加速,但在現有條件下收入增長的空間也有限。因此,城市已經飽和了的商品,在農村不能很好接替,特別是中西部以及貧困地區的農村購買力不能迅速成長起來,城鄉消費市場出現了斷層現象。
三是反映出有消費能力但無消費需求與有消費需求但無消費能力的矛盾加劇。改革過程中不斷累積下來的相當比例的低收入階層和絕對貧困人口消費需求不足。收入的兩極分化,針對現有供給水平而言,形成了有消費能力無消費需求和有消費需求無消費能力兩個階層。
相對于我國居民的購買力而言,我國的價格總體水平并不低。已有相當多的商品價格逐步與國際水平“接軌”,但是,我國又是一個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許多商品相對于我國居民的收入水平而言,又大大偏高。
應該看到,從目前市場供求情況和發展趨勢看,商品供求矛盾仍較突出,70%以上的商品仍將會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從國際環境看,貿易摩擦明顯加劇、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增強,以及國內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等因素,也將制約著我國外貿出口的快速增長,外需的減弱,將會加劇國內市場商品供求矛盾,進一步擠壓紡織品、家用電器、鞋等商品的市場空間。因此,保持消費需求快速增長仍將面臨國內供給能力明顯增大,外需增勢有可能減弱的雙重壓力。
針對當前經濟中的結構性矛盾,以及新出現的市場供求矛盾,要提高宏觀調控效果,進一步增強商品市場調節和平衡能力,保持商品市場合理的供求關系。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