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蘇州創博會 明年四月跨界創新美麗生活
第五屆創博會“絲綢蘇州2016”將于2016年4月舉行
由中國絲綢協會和江蘇省絲綢協會主辦,由蘇州大學現代絲綢國家工程實驗室和蘇州絲綢行業協會承辦的第五屆創博會“絲綢蘇州2016”,將于2016年4月22日-24日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
記者從日前在蘇州舉行的第五屆中國蘇州文化創意設計產業交易博覽會絲綢館——絲綢蘇州2016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由中國絲綢協會和江蘇省絲綢協會主辦,由蘇州大學現代絲綢國家工程實驗室和蘇州絲綢行業協會承辦的第五屆創博會“絲綢蘇州2016”,將于2016年4月22日-24日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
本次創博會“一帶一路”國際絲綢展區以“跨界創新,美麗生活”為主題,旨在幫助絲綢企業交流合作、開拓市場,打造國際一流、代表產業發展方向,充滿創意活力的絲綢專業品牌展會。
中國絲綢協會會長楊永元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隨著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蘇州絲綢產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中國絲綢協會始終關注著蘇州絲綢產業的發展。因為,蘇州絲綢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積淀,歷來就有“絲綢之府”的美譽。如今的蘇州,在率先成為中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城市之后,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需要轉型后的蘇州絲綢和創新時尚的蘇州絲綢,來打造新的城市名片。
楊永元說,“十二五”期間,蘇州絲綢業緊扣國家繭絲綢“十二五”發展規劃關于“打造國際化的絲綢都市”的定位,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步伐,并取得了積極的成效。蘇州市政府為此出臺的《蘇州市絲綢產業振興發展規劃》,形成了對絲綢業的扶持與助推長效機制。目前,蘇州絲綢產業已基本完成了從綢緞初級加工,向以絲綢終端產品創意設計及貿易服務的痛苦轉型,并緊貼市場需求,實現了絲綢與旅游、文化、科研、教育、文化等多領域的跨界融合,在傳承保護絲綢文化遺產,追求時尚創新方面邁出了重要的步伐。
楊永元認為,本次展會活動的成功舉辦,必將為傳承和弘揚中國絲綢歷史文化,擴大對外開放水平,深化區域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蘇州乃至整個東部沿海地區的絲綢產業轉型升級,豐富蘇州市及周邊地區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擴大絲綢消費,將發揮更大的作用!中國絲綢協會將廣泛動員各省市的絲綢龍頭骨干企業參加展會和論壇。對于本次展會活動,大家完全可以充滿期待。
蘇州絲綢行業協會副會長楊偉在介紹本次展會時也表示,古代蘇州絲綢,曾經在絲綢之路中占據重要地位。在當今“一帶一路”建設中,蘇州仍扮演著重要角色,而蘇州絲綢,更應當通過傳承創新,提升發展。
楊偉介紹說,“絲綢蘇州2016”展會的主題是“跨界創新,美麗生活”,它既是上一屆展會的延續版,更是提升版、拓展版。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展館規模擴大。上屆展館是500平米,“絲綢蘇州2016”展會是1萬平米。
二、參展對象拓展。上屆展館的參展對象局限于蘇州一地,“絲綢蘇州2016”展會的參展對象則開始拓展:蘇州絲綢展位占40%,江蘇省內其它市縣占10%,國內其它省市占30%(將重點與四川的中國綢都南充,首次攜手互動互展)。并且“絲綢蘇州2016”展會將第一次引入國外絲綢展商,設立國際展區,展位不少于總數的20%,包括泰國、意大利和日本的展團。
三、絲綢創新概念延伸。“絲綢蘇州2016”展會除了主要展示創新創意的絲綢精品外,還將陸續把蘇州絲綢近年來在科技創新、人才培育、絲綢旅游文化創新等多方面的成果,進行展示。近四年來,吳江、姑蘇、高新、吳中、園區、相城各區和市經信委、市文廣新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旅游局、市質監局等部門,為落實《蘇州市絲綢產業振興發展規劃》,形成了對絲綢業的扶持與助推機制。從“絲綢蘇州2016”展會開始,將分門別類(如絲綢科技創新成果、絲綢人才培育成果、絲綢旅游商品創新成果、絲綢文化創新成果等),進行展示。
四、活動形式增加,力求豐富多彩。上一屆活動形式兩項,一是展位展示,二是國際論壇。這一屆有所增加:一是開辟蘇州特色絲綢展區。這一展區將突出蘇州都市絲綢的特點,包括非遺時尚區、品牌墻、特色面料區。展品的重點為絲綢服裝服飾、特種面料、高級定制、刺繡、緙絲、絲綢文化創意工藝品、非遺類織繡產品、絲巾、絲綢婚紗、絲綢家紡等;二是新開辟蘇州絲綢互聯網+展區,啟動suzhousilk.com網站,向展商和觀眾作絲綢產業網絡商務服務演示,推介“蘇州絲綢”商業標志,跨出整個產業“互聯網+”轉型升級的第一步;三是舉辦中、泰絲綢服裝秀,包括旗袍、新中裝、童裝和泰國絲綢時裝表演等,觀眾與專家互動評優,為使蘇州成為十三五規劃全國絲綢服裝發展引領地區打基礎‘四是東西互動,南北交流。“絲綢蘇州2016”展會首次與四川南充舉辦的中國西部絲綢博覽會聯動,互設展區,互派代表團出席,搭建東西部絲綢企業合作平臺。同時促進江蘇省內南北絲綢界的交流共贏。
五是主辦單位的提升。“絲綢蘇州2016”展會由中國絲綢協會和江蘇省絲綢協會主辦,由蘇州大學現代絲綢國家工程實驗室和蘇州絲綢行業協會承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