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屆服交盛會承載滿滿的情懷
虎門服交會,歷經20年風雨兼程,已成為虎門服裝服飾業展示自主品牌、引領時尚潮流和促進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與高度評價,獲得了“中國最具影響力紡織展會”、“中國行業品牌展會金鼎獎”等多項榮譽。
“虎門服裝”,這塊中國服裝業界的金字招牌,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不僅成為了虎門的特色產業、龍頭產業、支柱產業,還帶動了虎門餐飲、旅業、運輸、物流等第三產業的興旺發達,促進了虎門整體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真可謂:“一業興,百業旺”。
虎門服交會,這個由小鎮舉辦的展會是如何發展成為國際性專業盛會的?在其20年的發展歷程中留下了哪些閃光的足跡?它對虎門服裝產業乃至虎門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怎樣的助推作用?
“虎門服裝”,在30年的時間里,它又是如何發展成為虎門的特色產業、支柱產業和龍頭產業的?如何成為中國服裝業界內的一塊“金字招牌”?諸如此類的問題你都能在虎門服裝30年的“電影”膠片中找到答案。
虎門地處珠三角幾何中心,面積178平方公里,建成區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多萬。
虎門歷史悠久,底蘊厚重,35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虎門人杰地靈,英才輩出,曾誕生了諸如宋代的虎門開宗進士、教育先驅王知在,明代的“中國引種番薯第一人”陳益,清代民族英雄林則徐,以及中國近代法學奠基人王寵惠、抗日名將蔣光鼐等聞名中外的杰出人物;虎門物華天寶,鐘靈毓秀,自古以來就是粵海重要商埠。受開放、開拓、進取、多元的海洋文化影響,虎門人敢為天下先,勇立潮頭,書寫了精彩的歷史篇章。虎門既是中國近代史開篇地、民族復興之路起點,又是改革開放先行地、珠三角工商業重地,曾獲得全國千強鎮第一名、全國城鎮綜合實力500強第一名等諸多榮譽。
為助推服裝服飾業發展,1996年,虎門舉全鎮之力舉辦了中國第一個鎮級的國際性服裝交易會。20年風雨兼程,服交會已成為虎門服裝服飾業展示自主品牌、發布市場信息、引領時尚潮流和促進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每屆展會設有一個主會場,20多個分會場,以展示服裝為主,也有少量面輔料和制衣機械。吸引了數十萬人次進場參觀與商洽,近百家媒體爭相采訪報道。
每年的服交會十余場時裝秀,聚集著姜培琳、關琦、杜鵑、劉雯、吳英娜等國內外名模,展示虎門服裝時尚。
2000年,增設“虎門杯”國際青年設計(女裝)大賽,至今已舉辦16屆。每年都有來自英、俄、韓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選手報名參賽。成為培養和選撥國內外優秀青年服裝設計師的重大平臺。
如今,童裝網上設計大賽、中國旅游服裝服飾設計大賽、微電影大賽等,也為虎門選拔優秀的創意人才,營造了越發濃厚的時尚氛圍。
上世紀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虎門人從香港或深圳沙頭角帶回一些布料、服裝、鞋襪及其它日用品擺地攤,形成了極具特色的“虎門洋貨一條街”。這是虎門服裝的萌芽。
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虎門鎮政府因勢利導,將散亂的地攤集中上架經營,逐漸形成一定規模。虎門服裝開始走上有序發展的軌道。
1993年11月,“富民商業大廈”開業,虎門鎮政府將臨街依巷的商戶,全部集中到商場統一經營,并于1995年明確提出“服裝興鎮”的發展戰略,形成“鼓勵—引導—扶持—推進—壯大—提高”的思路,并制訂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進行推動,虎門服裝服飾業進入了大發展階段。
進入21世紀,虎門服裝已由“量”的積累發展到“質”的飛躍,由低層次的規模擴張到產業結構的調整提高,由無牌、貼牌發展到自立品牌、創造名牌,成為享譽國內外的服裝名鎮。
服交會與虎門服裝服飾業相互依托、相互促進。服交會為企業加強產品展示、品牌推廣和商貿洽談搭建了廣闊的平臺,為行業人士學習交流創造了大量機會,為產業發展挖掘與培養了大批人才。同時,虎門服裝服飾業的發展壯大也促進了服交會向專業化、國際化方向發展,提升了虎門城市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