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搶π屡d會展城市的建議
會展業的管理不是單一的工作,而是涉及到很多部門,政府要將管理職能理清楚,將海關、公安、消防等各方統一,盡量為企業簡化手續。以北京和上海為例,自2000年會展業進入快車道發展期,北京和上??梢哉f旗鼓相當,但是近年來上海成為展覽業的制高點,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的投入運營更是以一己之力攪動了整個會展業的格局。這其中政策方面的差異起了關鍵作用, 企業逐利避害,自然向管理更加便捷的上海聚集。昆明同樣也面臨著幾個會展業先發的省會城市的競爭壓力,所以在管理層面,政府需要加大力度,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
“重展輕會”現象并非只發生在昆明,在其他城市也較為普遍。實際上,每個會議都伴隨著一定規模的人員流動和消費。作為會展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型會議特別是國際會議在提升城市形象、促進市政建設、創造經濟效益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而且對于展覽業具有很大帶動作用。所以昆明在發展會展業時,應展會并重,互相帶動,整體營銷,共同發展。
目前昆明舉辦的展覽會中,南亞博覽會、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昆交會)等已漸成氣候,其他展覽會規模小。展覽會的舉辦與當地的產業基礎息息相關,對于展覽會的培育或引進,應該重點選取與本地優勢產業相結合的展覽會,這樣,不僅能推動會展業發展,更是能夠帶動當地的產業發展。 吸引大型會議的落戶,除了經濟效益之外,更能夠強化城市會展目的地形象。展覽與會議特點各有不同,需要綜合自身現有優勢、產業基礎等因素,有側重地培育展覽或者會議,然后利用已有的優勢,借助展會融合的大趨勢,從而帶動整個產業發展。
培育或者引進大型會展活動對于當地的配套服務也是一種考驗。配套服務條件不能達到主辦方的理想效果,這也是很多二三線城市普遍存在的問題,比如,國際會展活動期間,對于跨國界的金融、物流、海關、服務人員等配套服務的脫節;搭建設施設備不能滿足主辦方需求等等,主辦方無奈之下自帶服務商,這樣一來,主辦方的支出成本增加,本地服務商得不到機會,出現供需矛盾。所以,培育或引進大型會展活動的同時,配套服務的完善不能忽視。
昆明四季如春,農業生物資源、人文資源豐富多樣,具有發展休閑產業的潛力和優勢。昆明市規劃局制定的《昆明城市區域發展戰略與遠景規劃》中也提到,要注重旅游發展的內涵,形成商務會展旅游基地、休閑度假旅游基地、康體娛樂旅游基地、民族文化旅游基地、鄉村養生旅游基地,把昆明建設成為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國際旅游集散中心和以獨特氣候及優良生態環境為核心競爭力的世界知名旅游休閑目的地。
建議相關部門基于現有相關展會和產業的基礎上,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和地方特色,整合現有資源,創建相應的國際性展會,或者也可以考慮引進休閑產業的相關展會項目,進行培育和創新。
要想吸引會展活動,第一要務是樹立會展目的地形象,進行目的地市場推廣。會展博覽局、會展辦或類似的機構,首先應該是城市的會展業營銷機構,將城市的魅力、城市的會展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推向市場,由于會展業同旅游業的高重合度,宣傳推廣同旅游資源捆綁進行,能夠相得益彰。例如,香港旅游發展局設立了會議及展覽拓展部,就是要為香港建立一個鮮明而突出的會展旅游形象;成都和杭州的會展辦也采取同樣的推廣原則,所取得的宣傳推介成效也有目共睹。
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通過數字化手段開展的信息收集、產品展示、觀眾互動的比重越來越高。應該說,在目前的展覽和會議中,信息技術服務商的收入比值已經向傳統服務商的份額逼近,甚至有些傳統服務商的服務領域將會被信息服務商徹底覆蓋。信息技術的導入,使得會展活動的效度、精度、廣度和深度得到準確的優化,使得會展業煥發了嶄新的活力,成為不可忽視的推動力。引入有實力的會展信息技術企業,要提前布局,制定優惠的落戶政策,為將來舉辦融合數字化、虛擬化的混合型展覽做好技術環境的培育。
數據統計不僅是對過去情況的總結,當積累到一定程度后,更能夠指導未來的發展。近年來,大數據工具的興起,使得展會活動的信息量化得以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過去展覽主辦方僅僅能夠提供展覽面積、展商數量、現場觀眾數量等幾項有限的匯總數據,現在則可以提供每一位觀眾駐足展臺甚至觀察展品的準確起止時間,甚至還包括其對展品是否進行了線上檢索。當然更重要的是,觀眾信息會被按照購買潛力的由高到低,結構化地呈現在參展商面前。因此,數據統計舉足輕重。在研究報告中,對目前的發展情況作了初步的數據統計,今后,可以依據已出臺的國家或行業標準,參考數據統計比較完善城市做法,構建起全面的會展數據統計指標,建立城市會展業數據庫。
昆明會展報告中提到了建設會展產業園區,因此聯想到北京的一處會展產業園,該廣場原本將打造成“會展服務產業園”,如今卻處境尷尬,一方面,園區交通不便利、離市區太遠(距離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約5.6公里,驅車需13分鐘;距離新國展約4.9公里,驅車約13分鐘);另一方面,產業園僅僅停留在概念階段,實際運作中并沒有切實可行的產業集聚動作。
目前來看,全國90%-95%的會展企業都是中小型企業,這也與我們調查報告的結果基本一致,因此,會展園區建設應該具有類似產業孵化器的功能,為企業提供具體的政策支持,如會展服務企業入駐產業園可獲得一定的稅收減免,或者展覽搭建公司、物流公司能夠獲得明確的財政補貼等,打造培育中小企業專業實力的政策環境。
昆明是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旅游勝地,生態環境在全國位居前列。因此,昆明會展業的發展也要迎合綠色這一趨勢。目前,國際上的綠色會展已經平常化,不再單獨拿出來作為一個話題討論,而我們還沒有完全做好準備。低碳經濟、綠色會展,既是大勢所趨、發展所需,更是競爭所迫。如新加坡、韓國、日本等會展強國,綠色會展都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和資金支持。因此,昆明在制定會展業發展計劃時,應將綠色會展的發展戰略融合到會展業發展的整體規劃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