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裝學院博物館舉辦時裝藝術展“Trend-ology”
時尚從來喜新厭舊,只有最新鮮、最當季的潮流風向才會受人追捧,一旦過時就會被貼上“Out”的標簽被踢出局。然而每個時代時尚潮流的發端難道是膚淺、紊亂、毫無來由的嗎?紐約時裝學院博物館 (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FIT) 最近就捧出了一場名為“Trend-ology”的時裝藝術展,以100件珍貴古董衣再現250年來的時尚軌跡,同時深度挖掘潮流趨勢背后的文化因由。
正如設計師Jean Paul Gaultier所說的那樣:“設計師是時代的觸媒,他們的任務是詮釋社會的進步和變化。”在時間長河中,時裝設計受到的影響來源多種多樣:街頭文化、藝術、音樂、電影,任何其他門類的文化沖擊都會引起時裝的變化呼應。舉例來說,18世紀中國的瓷器、家具、絲綢等藝術品大量輸入歐洲,在歐洲掀起了一場波及諸多領域的中國熱,中國文化中寓意尊貴的黃色就成為貴族禮服中常見的“流行色”,而20世紀60年代航空旅行的蓬勃發展,又造就了異國情調的再次流行,Emilio Pucci和Oscar de la Renta都推出了色彩明亮的土耳其式長衫,成為當時富貴階層的衣櫥必備單品。
以20世紀來說,音樂對時尚影響至深至遠。在1970年代備受推崇的設計師候司頓 (Halston) 就熱衷于光顧著名夜店Studio 54,他所設計的襯衫式連衣裙和繞頸裙都縈繞著Studio 54式的性感與頹廢,對后來的簡潔潮流也起著至關重要作用;20年后的1991年,Hip-hop文化又為Karl Lagerfeld創作的香奈兒女裝提供了關鍵靈感,粗大夸張的金鏈和寬松的廓型線條被加入到經典的香奈兒套裝設計中;到了今天,高級時裝更是全面向街頭文化“繳械”,棒球帽、衛衣和印花T恤等原本上不得廳堂的街頭服飾,成為了Dior、Kenzo等奢侈品牌的熱賣單品,就連一貫優雅的YSL,也在Hedi Slimane入主改革之后搖身一變,呈現出年輕叛逆的搖滾精神。
“Trend-ology”想要證明的是,雖然紛繁的時尚潮流似乎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然而總有些潮流卻是順應歷史時勢、文化變遷而生,并且有著更為強悍和長久的生命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