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覽會招展工作火熱進行
“五一”假期一過,伴隨著初夏氣溫的迅速攀升,“第十三屆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覽會(紐約)”的招展工作也進入火熱的繁忙期。據來自展會主辦方中國國際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的最新消息,目前不僅是往屆的老展商表現出較強的連續參展意愿,從展商所屬的地區的分布來看,除了傳統的紡織發達地區以外,還覆蓋了更廣闊的省市,西部地區企業的積極參展成為新的亮點。
企業參展意愿提升
由于具有完整的產業鏈結構布局,“紐約展”的國際影響力和在業內的權威性不斷提升。2012年7月24~26日,紐約展在紐約賈維茨會展中心將再次起航。展覽會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國際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與法蘭克福展覽(美國)公司承辦。此次在賈維茨會展中心亮相的中國參展商,將以國家展團的形式嵌入到同期同館舉辦的紐約國際服裝采購展(APP)、紐約家紡采購展(HTSE)、和美國Texworld服裝面料展(Texworld USA)三個專業展覽會中,形成產業鏈系列展覽會,目前這三個專業展覽會已經成為美國東海岸規模最大的紡織品服裝專業貿易展覽會。
據主辦方統計,目前,“紐約展”的中國參展商報名總數已超過300家,分別來自國內17個省和直轄市,老展商達近百家,連續參展率達35%。據主辦方介紹,此次展商參展呈現出一些新特點:一是申請大面積單獨展位的展商數量明顯增多,展商所屬的地域分布更加廣泛,中西部地區的企業參展數量呈上升趨勢;二是業內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大企業參展意愿上升,如:山東如意、煙臺北方家紡、寧波獅丹努、金辰紡織、上海紡織集團、廣州紡織集團等,較高的展商質量進一步鞏固了展會的專業水準與影響力。根據企業的參展訴求和北美市場的需求特點,今年展會主辦方還將擴大在美國當地的宣傳力度,在眾多展商中精心挑選20~30家企業作為重點,充分利用展覽會積聚的市場資源,把握美國市場新趨勢和新變化,幫助企業與美國商界搭建更具實質性的商貿合作關系,加快從成本競爭的優勢向綜合價值競爭優勢的躍遷。
同時,展覽會的海外招展也非常順利,目前確定以國家展團參展的國家和地區已經有日本、土耳其、埃及、韓國、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展覽會的國際化程度也進一步提升。
北美零售市場復蘇
對于主打北美市場的出口商來說,美國消費市場的復蘇程度一直牽動著企業的神經,也是此次有意愿赴美參展的企業最為關注的。傳統的假日消費給當地零售商以信心,任何市場回暖的信號都會為市場低迷狀態下堅守美國市場的企業帶來市場靈感。
4月,復活節假期的到來和北美非季節性的氣候異常轉暖,使美國零售商看到了零售市場的穩固回升。根據全球最大的零售貿易協會美國零售委員會(NRF)統計,今年3月,包含汽車、汽油和餐館在內的零售業銷售額比2月份增長0.8%,比去年同期增長6.6%。美國零售委員會總裁兼CEO Matthew Shay指出,消費者對商品持有更多的關注和需求的渴望,他們開始斟酌考慮并付諸購買行動,這對2012年一季度美國消費市場的回升和遠期整體經濟的復蘇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零售商期盼的4月末的春季購物季顯示了市場回升,從某種程度上說,消費者的購買行動打破了汽油價格上漲對其他消費帶來的抑制。美國零售委員會首席經濟師Jack Kleinhenz分析認為,零售業十分期待作為消費旺季的夏季取得良好的市場表現,但是就業低迷和收入增長的疲軟,對產品價格敏感勢必主導消費者的選擇。
另據美國商務部4月16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美國服裝和服飾品零售商店的銷售額為200.93億美元,比2月增長了0.9%,比2011年同期增長12.5%。家具和室內裝飾零售店的銷售額80.14億美元,比2月增長1.1%,比2011年同期增長7.9%。根據當前的市場最新表現,美國商務部將2012年美國服裝和服飾品零售商店銷售未來整體增長預期調整為7.9%,家具和室內裝飾零售店的增長預期調整為6.6%。
除了美國服裝服飾市場的回暖向好,“紐約展”主辦方還指出,由于紐約展具有完整的產業鏈覆蓋面,因此相對于傳統的服裝產品來說,家紡類產品的市場拓展空間值得關注,應下功夫深度開發。美國家具家居用品零售市場數據的增長,與美國房地產業、新建房屋的復蘇活躍程度相關,也勢必與消費市場對室內家紡產品市場需求相關聯,企業應密切關注這一市場的需求特點,發揮出產品差異化、個性化特點,緊跟市場變化的節奏與步伐。特別是紐約是美國主要的家用紡織品進口商和批發商的匯集之所,紐約家紡采購展(HTSE)對中國家紡企業進入美國市場具有重要的平臺價值。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