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香港國際秋季成衣及時裝材料展后記
在過去30年,香港由服裝衣料及生產基地,發展至服務中樞,并大有機會進化為創意貿易中心,連接中外的生產商、零售商、品牌及買家。
作為東南亞紡織和時裝材料的重要專業展會,香港國際秋季成衣及時裝材料展由國際知名的面輔料展會。
在媒體通氣會上,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溫婷表示:“我們有信心推動香港的服裝面料及制衣業邁步向前,并致力與當地推廣機構、設計師、生產商進行緊密合作。本季展覽的中心主題是“演進”,就是希望將這個最具競爭力的時尚產業中的所有人才、資源進行整合,從而推動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意識的轉變
透過香港國際秋季成衣及時裝材料展的平臺,可以看到亞洲乃至全球紡織、面料行業發展的未來市場及眼前關鍵,在這個風向標的指引下,服裝紡織行業的從業者在確定各自的發展方向。正如臺灣紡拓會帶團負責人所說,中國大陸企業目前所面臨的挑戰,臺灣若干年前就經歷過了。“當經歷了環境污染、能源急劇消耗的快速發展期后,面對慘痛的經驗,我們開始自省。”該負責人說,“此后經過10多年的探索和努力,臺灣找到了功能性面料作為產業提升的突破口。而通過增強產品的競爭力,臺灣的紡織企業也已形成逐步壯大的態勢。如今,中國大陸的企業還在摸索突破方向的階段。這不僅需要在染整廢水處理方面出臺更加完善的法規,還需要企業自身的社會責任心。”
為了凸顯香港展會一直以來的特色:時尚、環保、功能性,本屆展會的主辦方特設立了“時尚邁向環保”及“功能喜遇時尚”兩個展區,展示了紡織業未來發展的兩個方向。環保面料的開發順應全球環境治理的大勢,也符合現代都市人精神層面的需求;而功能性面料的研發更是滿足了人們日益豐富的生活內容的需要。如防水、防風、透氣、防皺、抗菌等功能已經被使用在多種戶外及特殊場合服裝的制作上;還有更有趣的記憶性面料,能夠更好地滿足人體工學的要求,提供更好的舒適感。
此外,在同一個展館,記者看到了幾組利用廢舊面料再生技術設計的環保服裝作品。他們是環保服裝設計比賽的獲獎作品。據主辦方介紹,這些參加環保設計比賽的設計師在日后的創業發展過程中將會得到政府的免稅支持。由此可見,環保并不是說說而已的事情,而是靠設計師、企業和政府共同努力協作,方可得到一些成果的長久事業。一切急功近利的商業追逐都是與環保精神相背離的。對于中國紡織企業來說,環保不是時間問題,而是意識問題。
除了云集世界各地的優質買家外,參展商對時裝設計合作及潮流導向廣場的產品展示深表贊賞。日本高科技及天然面料專家宇仁纖維株式會社的岡田浩司被訪時表示,“時裝表演是向潛在客戶展示面料面貌的重要機會。我們致力尋找由大眾至中檔市場的買家,并通過展示得到了H&M、利豐和The Limited等買家的認可,并在展會上取得了初步的合作意向。此外,通過在‘潮流導向廣場’中的靜態展示,讓買家看到產品后,主動跟我們聯系,此舉甚為有效。”
大陸買家的崛起
近年來,歐美經濟增速放緩、高匯率、人力及原材料成本上漲促使不少國際紡織服裝生產商重新評估銷售策略。而隨著本土服裝品牌近年來的迅速崛起,一批定位高端的服飾品牌已經成為國際面輔料、紗線展會中頗受歡迎的采購人群。與以往更加看中面料等原材料的性價比不同,越來越多的內地時裝品牌將面料的時尚性、原創性、唯一性看作是影響其采購的重要因素。
以香奈兒(Chanel)、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和普拉達(Prada)為主要客戶的Kisyu起絨織物日本生產商代表宮崎恭行向記者談到:“今年以來,我們的銷售額增速呈放緩跡象,但仍能保持平穩。一直以來,我們的客戶以國際大牌為主,但自參加展覽后,我們已將焦點轉移至能負擔我們產品系列的中國品牌。通過本次展會的對接,我們很高興能夠遇到很多來自中國大陸的優質買家。”
持有全球有機紡織品標準認證的面料生產商──意大利的M.I.T.I Spa在本次展會上特別推出了該公司最新的網織科技產品。該公司的銷售及市務經理Marco Magrini說:“此次我們前來中國香港參展,正是看中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對于亞洲地區的時尚輻射力。在展會期間,我們跟多家為歐美品牌代工的生產商會面,通過與他們的有效對接,來增加科技類產品的銷售,同時也緩解、克服歐美經濟下滑對于當地中小紡企的沖擊。”
作為知名的展會機構,法蘭克福展覽公司已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商機,為了發揮中國服裝企業巨大的采購能力,并協助國際供應商謀求新商機,今年的展會上,主辦機構特別邀請每年營業額達2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頂級服裝品牌成為貴賓買家,參加別開生面的業務配對活動,其中不乏高級女裝品牌——深圳市贏家服飾有限公司、知名男裝品牌——雅戈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童裝品牌——樂友(中國)超市連鎖有限公司。
勁霸男裝上海有限公司面輔料研發采購經理余欣認為,與國內部分同類型展會相比,香港國際秋季成衣及時裝材料展更加側重于提供創新性強、產品品質更加高端的面輔料產品。
在展會主辦方首度與香港制衣業訓練局合辦的“蛻變中的服裝業論壇”上,具體探討了行業的發展方向及對新型人才的需求和資源管理。論壇的兩個議題:“發展超級服務中心為香港服裝業帶來什么契機”,以及“香港服裝營銷的轉型對人才發展的啟示”,都是業界關注的焦點問題。
在有關發展“超級服務中心為香港服裝業帶來的契機”的主題探討中,與會者普遍認為,香港的服裝業不再是以生產為主,應當致力于發展成為“超級服務中心”,“業界應發展那些高增值服務”更是與會代表樂此不疲的討論熱點。當時尚中心香港已悄然向“超級服務中心”華麗轉身后,留給大陸企業的突破口又在何方,讓我們拭目以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