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博會為“中國創造”蓄力
在勞動力短缺、成本上升等諸多因素的壓力下,服裝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必須“背水一戰”,通過轉型升級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和議價能力。但是在其轉型過程中,這些昔日做貼牌加工的服裝企業,卻只具備生產能力,最缺乏的是品牌生產鏈上最重要的兩把“寶劍”:創新研發能力與市場拓展能力。
9月23日,為期5天的“2011中國國際絲綢博覽會暨中國國際女裝展覽會”在杭州舉行。這項由國家商務部和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活動,不僅給本土服裝品牌帶來了走向國際的商機,也給眾多懷揣設計夢想的服裝設計師搭建了夢想平臺。
中國雖然是服裝大國,但在原創設計力量上卻慘不忍睹。一位在廣州多年的資深服裝設計師透露,眾多服裝公司或品牌企業的設計師并非真正意義上的設計師,基本上每天的工作都是專業描摹員,只做一件事情:抄!
鑒于目前服裝業的這種轉型“尷尬”,杭州市政府另辟蹊徑,力求服裝品牌設計人才培養的可持續化,積極探索絲綢業的轉型之路。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了解,在9月23日晚舉辦的第七屆“COCOON杯”中國國際女裝設計師大獎賽現場,新選出的6位杰出設計師將由杭州市政府出資選派到意大利的歐洲設計學院或英國倫敦藝術大學留學。
“從“中國制造”轉型為“中國創造”是近來困擾中國服裝[12.24 -0.16% 研報]業的一大挑戰。”據本次大賽組委會副主任梁建華介紹,中國并不缺乏才華橫溢的時尚設計力量,只是缺乏讓他們脫穎而出、實現夢想的環境與土壤。而中國國際女裝設計師大賽就是為有設計夢想的年輕人提供機會,從而培養出中國的國際服裝品牌。
除了大力培養本土設計師,增強本土創造力外,一些絲綢企業還與國外高檔品牌聯手,為“走出去”打下一個扎實的商務平臺。據了解,為期5天的展會,展會方給百貨商與絲綢女裝企業搭建了對接會。150家國外買家、40家百貨商場經理攜共同尋找商機,僅韓國就組織了400人的代表團到場。許多國內商家表示,身在杭州,就可以拓展海外出口市場,直接拿訂單,這樣的活動對中小企業的幫助是最直接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