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皮革展:浙江皮革企業走到發展“三岔口”
為期三天的中國國際皮革展近日在上海啟幕。每年這個時候,無數皮革產業上下游的商家都會聚集到上海,即使不擺展位,也來拜訪下老顧客和合作伙伴。
“成本上升”與“環保壓力加重”成為今年皮革老板們聚首時避不開的話題。“看著單子不接覺得可惜,接了一做,核算下來還是虧錢的。”三鑫皮革董事長張亞坤說。
在展會開幕前一天,中國皮革協會常務副理事長蘇超英剛剛宣布,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皮革制品生產國家。而另一條消息早在幾個月前就開始刺激這幫皮革老板的神經:牛皮價格漲到了10年不遇的高位。
牛皮價漲
老板看著訂單很糾結
三鑫皮革董事長張亞坤從業近20年,卻聲稱從未遇到過這樣的形勢。“去年這個時候牛皮原皮才50美元一張,現在卻要80美元。漲了近一倍。”張亞坤說,不只是牛皮、羊皮、豬皮、馬皮,只要是皮料,個個都在漲。
“原材料基本翻了一倍,人工也漲了20%,而制革業的平均毛利才10%多點。現在的情況是:看著單子不接覺得可惜,接了一做,核算下來還是虧錢的。”三鑫皮革是國內最大的馬皮革制造企業之一,溫州不少皮鞋廠用的就是他們的原料。
浙江省皮革行業協會給出的數據也印證了這種說法:豬皮從去年的40元人民幣一張漲到了80元,綿羊皮則從24美元一尺漲到了29美元,而牛皮價格已漲到了近十年來的最高水平。
環保壓力下
溫州皮革企業大批外遷
制革污水一直是這個行業飽受詬病的緣由之一。在皮革老板們的閑聊中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段子:去年誰誰湊了幾百萬,準備投資個制革廠,但相關部門不批,環保壓力大。
“在溫州水頭,距離皮革廠500米外就能聞到臭氣。”浙江某皮革商告訴記者,過去浙江皮革產業以溫州和海寧為首,溫州主要是皮鞋廠,海寧則專做皮衣皮包。“近幾年兩地境況卻有所分化,海寧做出了專業市場,溫州皮革企業則大批外遷,多數遷到了山東。”該皮革商說,業內對此的看法是,海寧的排污做得比較好,環保壓力沒那么大。
浙江省皮革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則表示,“溫州地價太貴”才是本地皮革企業發展的難題。但他同時也表示,浙江皮革業的環保壓力遠遠大于其他省份。
另據業內人士透露,浙江正在醞釀淘汰皮革行業的落后產能,門檻為30萬張/年。
如何突圍
嘗試高附加值產品
每年的國際皮革展也是各大皮革企業招攬訂單的“秀場”,奧康今年就趁著這個機會發布了名為“舒尚”的新品系列,連奧康董事長王振滔都親自坐鎮發布會。
奧康集團發言人王海龍稱,他們如今正嘗試改善制造流程來壓低成本,并通過開發新品嘗試附加值較高的產品,“舒尚”系列就是其中之一。
溫州鞋企今年遇到一個政策機遇:歐盟在4月取消了對中國皮鞋征收的16.5%反傾銷稅。此前奧康在40余個國家有生意往來,“但全部都是代加工訂單,我們也在考慮做品牌輸出。”奧康國際貿易負責人江興華說。
值得注意的是,當天國際皮革展開幕式剛結束,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的皮革行業協會負責人就來到了奧康展臺前作交流。“有空到我們工廠來看一看。”短暫交流后,王振滔對菲律賓鞋業大佬、菲律賓吉美鞋業總裁王連僑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