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快時尚服裝品牌優衣庫 在華遭口碑危機
“款式太匱乏”、“設計太歐美不適合中國人身材”、“試衣間太擁擠總是排長隊”、“陳列太糟糕、貨架上的衣服像清倉甩賣”、“缺乏專業搭配,顧客不知道怎樣穿”、“好看的不舒服,舒服的不好看”……記者在快時尚服裝店內聽到一連串來自消費者的抱怨。隨著中國消費者日益成熟,一度被視為服裝品牌神話的快時尚王國,正開始出現種種不適。
不適癥1
優衣庫款式太素缺乏特色
在一些網上論壇和微博上,記者發現,許多消費者對快時尚品牌服裝款式有著諸多不滿。
網友“菡萏風輕”稱,快時尚品牌優衣庫的衣服樣式太簡單、太素。感覺很像家樂福超市里賣的衣服,缺乏特色,不喜歡。價格倒不是很貴,與佐丹奴、班尼路等品牌的價格差不多。名為“水淼天盡”的網友則表示:“不靈。優衣庫衣服沒創意。”網友“弄舞月”也表示:“不太懂優衣庫為什么會火。當然商業模式很成功,可是衣服質量、款式都很一般。覺得很像五顏六色版本的真維斯……”網友“河馬和妖精”則表示:“以前溜達到優衣庫一般都不愛進去逛,覺得設計太簡單。”不過,也有網友道出喜歡優衣庫的理由:“衣服、褲子一般都是單色的,沒有LOGO,正合我意。”
[ 點評 ]
內地第一代時尚買手陳芃:經濟蕭條期的品牌
優衣庫這個一手托起日本首富的品牌,幾乎都是基本款。簡單、便宜正是優衣庫的成功之道。不過,當時的優衣庫發家于日本經濟蕭條期,其經營策略是現代、簡約、自然、高品質、易于搭配。它只考慮基本款,未過分考慮時尚。在那個經濟蕭條的特殊時期,便宜是所有人的追求目標,而款式一復雜成本就會增加,因此,盡量豐富顏色而彌補款式單一的缺陷是優衣庫降低成本的一個良策。但是在中國,情形是不一樣的。
不適癥2
H&M ZARA不符合中國人身材
“天使的圖片、垃圾的質量。”這是蒙蒙對H&M的評價:“款式很好看,質量很一般,就是穿樣子,只能穿一個季度。很多面料是透明的,很難穿出門。”
“H&M的衣服超級便宜,幾十塊錢就能買一件吊帶裙,但設計風格都太歐美了,低胸裝太暴露,很不適合中國人。”小伍表示:“ZARA的很多衣服只適合給模特穿,又高又瘦的人才能穿出味道,普通身材的人穿著有點不倫不類的感覺。”
[ 點評 ]
知名設計師張繼成:只適合PARTY的場合
這個在歐美市場大行其道的快時尚巨頭,可能忽略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因此,設計很歐美化,寬松款也比較多。有些被認為“暴露、不實用”的衣服其實適合于PARTY等社交活動場合穿。{page_break}
不適癥3
ZARA試衣間擁擠排隊損失口碑
“周六下午和朋友去逛西單ZARA店。一樓試衣間的門口排了很長的隊。等了十多分鐘終于輪到我們,本想倆人一起用一個試衣間,但工作人員鐵著臉說‘不可以’。我只好先進去,這時外面已經排了十多個人了。我想找朋友參考下意見,結果又被工作人員阻止了。她說可以讓我朋友坐在試衣間旁邊的沙發等我。我以后不會再去ZARA了,本來質量也沒多好,看試衣間那么多人就完全沒興致買了。”網友“小號子”稱。
[ 點評 ]
中國時尚同盟簽約設計師化高峰:讓排隊造出“搶手”感覺
試衣間的問題并不是ZARA沒注意到或不想解決,只是它以前沒有預料到在中國市場發展得如此迅猛。它低估了中國消費群體的消費能力與熱衷程度。不過,這也是其饑餓營銷策略——衣服看來很搶手。
不適癥4
優衣庫 ZARA缺乏專業搭配 顧客難挑選
“上周在優衣庫買衣服,明明找到了合適的裙子,卻因為找不到可以搭配的上衣而放棄購買。最后勉強打算選一件基本款來搭配,可是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件,卻發現面料很透,而且最小號的衣服穿在身上都太長了。難道他們不知道中國人的身材比例嗎?應該有搭配師指導購買才好。如果是搭配高手,應該能在這里找到很多心儀的衣服。”程女士告訴記者:“ZARA店內也是衣服款式很多,眼睛都看花了,不知道該怎么搭配。”
[ 點評 ]
派尚服飾搭配學院院長康藍心:“百搭”不見得好搭
優衣庫的店面人員比較少,缺乏對顧客搭配需求的引導。它倡導的是“隨便拿一件就可以穿”的“百搭”理念,而理想的“百搭”理念在現實中還是會經常碰壁。
不適癥5
H&M快時尚沒多快
記者在東直門萊福士廣場H&M店發現,即使是5折后的衣服,隔了三周后那些衣服依然擺在店內,沒有快時尚品牌傳說中的那樣快。
[ 點評 ]
中國時尚同盟簽約設計師化高峰:買手分析預期不準
有時促銷只是為了給新一季服裝的上市快速騰出空間。H&M品牌的每一件衣服從購買到上架,會經過買手的系統分析和預期。但是不是每次都能抓住市場需求,對市場的定位也會有不準的時候。這也不難理解為什么設計師與企業總是難逃“七年之癢”。
不適癥6
ZARA陳列像清倉甩賣 掉檔次
“ZARA的衣服雖然風格多樣,但是陳列真的很糟糕,有時候被顧客挑來選去的一堆衣服真的很像清倉甩賣的尾貨一樣沒有檔次,在那樣亂糟糟的一堆衣服中選購,即使有好的衣服,恐怕也會被顧客漏掉。”網友“小何”說。
[ 點評 ]
中國時尚同盟簽約設計師化高峰:在國外就是放購物車上售賣
ZARA的陳列備受詬病,有人覺得“陳列比庫房稍微強點”,不過是亂中有序的。在國外,ZARA時常就是在購物車上售賣的,有時消費者會選好自己喜歡的七八個顏色的衣服一起買回去穿。ZARA各連鎖店每周一定會有新品上市,商品上下架的替換率非常快。而且各店陳列的每件商品通常只有5件庫存量,屬于多樣少量經營模式。每隔三周,其服裝店內所有商品一定要全部換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