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奶奶1個多月逛遍374個館 稱最喜歡中國館
38天逛遍上海世博會373個場館,“世博奶奶”山田外美代最近再度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很多網友甚至稱她為“世博第一達人”。6月12日恰逢上海世博會迎來日本國家館日,“世博奶奶”在上海世博會國際廣播中心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演播間參與了日本國家館日特別節目的直播。“世博奶奶”興奮地說:“這可是我參觀上海世博會的第374個館!”
要從參觀過的373個場館中挑選最難忘的、最喜歡的一個,這可難為了“世博奶奶”。作為日本人,山田外美代對日本館的喜愛溢于言表。
山田外美代說:“我已經參觀過日本館兩次了,要不是排隊的人實在太多,我真想在日本館日這樣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再到日本館去看看。作為日本人,看到有那么多的中國觀眾希望參觀日本館,我非常自豪和高興。”
談到自己參觀日本館的感受,“世博奶奶”說:“中國觀眾似乎對日本的機器人、高科技更感興趣,其實日式茶室、嵌金屏風、鑒真東渡、遣唐使等講述日本傳統技藝和日中文化交流歷史的展區是最吸引我、最讓我感動的。就在上海世博會開幕的前夕,我還專門回國去了一趟位于奈良的唐昭提寺,瞻仰鑒真大師的遺風。我想,人與人的溝通、學習與交流是世博會留給人們最寶貴的財富。”
眾多場館中,讓山田女士印象最為深刻、最喜歡的還是中國館。不僅僅因為“東方之冠”古典又時尚的獨特外觀,更主要還是整個中國館的布局和理念。當然,還有山田女士親眼見證它從建設到完工的特殊情結。
山田外美代說:“中國館的外觀真的非常雄偉氣派,但我更喜歡它的布局設計。各個省區市館分布在中國館的下部,就像是牢固的基石,由下而上托舉起整個國家。我對那些中國少數民族展區印象深刻,中國有那么多民族,各民族的人們都有自己的文化,但大家生活在一起,非常團結。我非常喜歡中國館的創意和理念。當然,因為中國館從建設之初,我就一直見證了它的成長,所以每次看到它,都感到特別親切。”
山田女士曾經創下愛知世博會185天進場243次的紀錄,被授予愛知世博“全勤獎”。為了表彰她對世博的熱情,上海世博在日本發售的第一張門票贈予了山田女士。對于是否也要在上海世博勇奪全勤獎這個問題,山田女士倒是顯得非常坦然。
山田外美代說:“如果身體條件允許的話,我真地希望每天都進世博園走一走。拿不拿‘全勤獎’已經不那么重要,上海世博的舉辦讓我和上海結下了不解之緣。相信世博會結束以后,我也會經常回到上海來看一看,世博會已經讓我和我們全家深深愛上了這座城市,我很珍惜這段緣分。如果要說有什么遺憾的話,就是在上海住了大半年了,我的中文還遲遲沒有長進。為了來上海看世博,我在日本還報名參加了中文學習班,看來以后我的中文課還得繼續學下去”。
作為“觀博第一達人”,很多觀眾都渴望知道“世博奶奶”究竟有什么樣的觀博秘訣。對此,山田女士給出的答案是“不要輕言放棄”!
山田外美代說:“排隊的確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有期待、有夢想就不要輕言放棄。觀博前一定要做好功課,弄明白什么是自己最感興趣、最想看的。如果是不感興趣的東西,排隊就是浪費時間。但對于那些特別想看的場館,即使排隊時間長一些,堅持也是值得的,經歷等待后的收獲,快樂會加倍!”
對山田女士個人來說,世博會還是件值得感恩的事。她曾經被病痛折磨,在2005年愛知世博會上,她每天入場參觀,逛世博園只是丈夫讓她散心的方式,結果她獲得了知識和身體強壯的雙重收獲。“世博奶奶”透露,她準備把上海世博會上拍攝的一些照片整理成圖片集,無償捐贈給日本的中小學校,讓孩子們從小就了解世博,更加熱愛自然和地球,對生活充滿希望和夢想。當然,也讓孩子們從小樹立中日友好的心愿。
山田外美代說““我很感謝世博會,正是因為愛知世博的開心經歷幫助我戰勝了病魔,恢復了健康,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我的丈夫和我決定用原本打算看病的錢幫助更多的孩子了解世博會,讓世博會的精彩激勵更多的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