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塞爾多夫案例文化主題日 20首海涅詩歌供觀眾隨時點誦
“我曾經有一個祖國/她是那樣的美麗/橡樹挺拔茁壯/紫羅蘭溫柔嫵媚/她已夢一般逝去……”
在記者面前動情吟誦這首德國詩人海涅詩作《異國情思》的,是四川外國語學院德語專業大三學生廖滄龍。他和他的三名同學,隨來校任客座教授的海涅研究所副所長科特蘭德教授一起來到上海,專程赴這場“世博海涅之約”。
昨天,浦西“城市最佳實踐區”杜塞爾多夫案例文化主題日,案例聯合館3-1二樓內滿滿當當的參觀者享受了一整天的文化生活。主題日上最大亮點就是海涅文化。
提及海因里希·海涅這位來自杜塞爾多夫的世界知名詩人,恐怕許多人都早有耳聞。幾乎所有他的作品都已譯為中文,詩歌《西里西亞的紡織工人》還曾入選中國中學課本的教科書。在昨天的主題日上,廖滄龍的兩名女同學身著華麗的長裙,同穿著燕尾服扮演海涅的男同學一樣準備了20首海涅詩歌的中德版本,供觀眾隨時點誦。杜塞爾多夫的另一文化名人、作曲家舒曼的作品也在主題日上得以呈現。杜塞爾多夫音樂家沃爾夫岡·恩斯費爾德和彼得·魏斯,共同獻上了舒曼根據海涅作品創作的《詩人之戀》聲樂套曲。
早在1797年海涅誕生于杜塞爾多夫之時,該城已是一座文化重鎮,時至今日,它仍是德國的重要藝術機構之一。杜塞爾多夫市市長迪克·艾博思說:“6月13日拉開帷幕的,是杜塞爾多夫世博會的第一個主題周。客人們能夠體會到,文化生活對杜塞爾多夫這個宜居城市的生活品質來說是何等重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