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無舊鞋翻新鞋存在健康隱憂
“我們這里的路邊,有很多擺攤賣舊鞋的人,這些人是外地口音。”昨日,記者接到市民熱線,稱在太原市朝陽街幸福巷有人擺攤出售二手鞋。記者對此進行了暗訪。
來路不明卻很好賣
昨日上午10時左右,記者來到太原市朝陽街幸福巷,看到有五六個鞋攤,賣的鞋子形形色色,運動鞋、皮鞋、涼拖鞋一應俱全。一位小商販正舉著一雙皮鞋起勁地向行人推銷:“與這雙一模一樣的皮鞋在商場要賣280元,我這里只要60元。”記者看到,這些鞋攤上所出售的都是八九成新的鞋子,有些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是舊鞋。
記者觀察到,這些鞋攤的生意還挺紅火,前來挑選和試穿的大多是一些外地農民工或是一些老年人,但其中也不乏年輕人。不到1小時,這些鞋攤就做了幾單生意。
記者以顧客的身份上前詢問一個鞋販:“你有什么牌子的鞋?”“紅蜻蜓、富貴鳥、花花公子,你要什么牌子這兒都有。”記者拿起一雙看上去較新的“富貴鳥”,一陣難聞的味道撲鼻而來。“多少錢?”“60元。”“這鞋子又不是新的,還有味,怎么還賣60元?”“你看看這是什么牌子,很好的。拿回家洗洗、曬曬就沒味了。”記者緊跟著問道:“要是有傳染病菌怎么辦?”“不會啦,這些鞋子都干凈得很,我們又不是收破爛收來的,也不是從垃圾堆里撿來的。”“那你們是從哪里進的這些鞋子?”“外地發過來的。”對于記者的提問,這個鞋販顯得有點緊張:“你問那么多干什么?到底買不買?”說完,便不再搭理記者。
這時,一位聲稱住在附近的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大爺拉住了記者。他勸記者別買這些攤點的鞋子并神秘地告訴記者說:“這些小商販所賣的舊鞋子,大多是從垃圾堆里淘來或花幾元錢從居民手里收購后加工的,有的是盜竊后低價賣出的贓物。舊鞋收來后,先塞入鞋模,用錘子敲幾下讓鞋恢復原狀;破損大的拆開拼補,再用膠水黏合,最后上漆打蠟。這些鞋子很不衛生,所以別買。”
三無產品存在隱患
記者花60元從一個鞋販那里買了一雙皮鞋后來到了位于體育西路“新天地”商城二樓的某家品牌鞋店。對于記者拿來的鞋子,鞋店老板王女士說,以她經營鞋子十幾年的經驗,這鞋一看就是“二手貨”。王女士說:“其實行內人都知道,翻新一雙舊鞋花不了多長時間,但這些翻新后的鞋子一旦遇到水火,便立即原形畢露,有的穿不了一個星期就會出現問題。”
太鋼總醫院皮膚性病科郝中萍醫師表示:“穿二手鞋容易染上腳氣、灰指甲等病,相比較而言,腳氣還比較好治療,若是得了灰指甲,不僅醫療費用比較高,而且治療周期比較長,痊愈的可能性很小。要知道二手鞋上有些真菌是無法徹底清除的。”至于這些鞋販們的進貨渠道,王女士表示:“許多來我們這里的顧客買了新鞋后舊鞋就不要了,賣鞋的店員就把舊鞋留下來等收鞋的人來收,一雙最少三塊,好點的可以賣到十幾塊甚至幾十塊。”但王女士表示,至于幸福巷的那些鞋子是否是這樣的來源,她不肯定。
占道經營堅決取締
記者撥打了4188933太原市迎澤區行政執法分局文廟中隊辦公室的電話,辦公室一位武姓工作人員表示,迎澤區幸福巷地理位置偏僻,人員環境復雜,多為小型旅館和外地人暫居,對于這些違法占道經營行為,中隊也曾多次進行規范,可是基于巷內小路貫通,道路狹窄,車輛無法駛入等原因,這些違法占道經營者經常和執法中隊玩“貓捉老鼠”的游戲。
這位武姓工作人員還說:“此前我們也曾對那些賣鞋攤點等一些違法占道經營行為提出警告,但是由于人員復雜,人們欣賞水平和價值觀不同,那些舊鞋攤點屢禁不止。”
此外她表示,我國還沒有出臺有關禁止舊鞋、翻新鞋銷售的法律法規。因此,工商部門沒有執法依據,想要管理十分困難。雖然如此,這位工作人員稱,這些鞋攤仍屬于違法占道經營,一旦發現堅決取締,并承諾當天下午將去現場進行查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