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營銷--鞋企的生存之本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國際化的不斷加劇,以品牌為核心成為了企業發展戰略的一種必然。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商業市場中,正確的品牌營銷對于企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與長遠的意義。企業要想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適應品牌競爭時代的需求,擺正品牌發展方向。
每天,都有人依靠正確的方式和不懈的努力,到達成功的彼岸。同樣,因為品牌經營管理不善而導致企業發展放緩甚至倒退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它們就發生在我們所從事的行業中,刺痛每個人神經。
2009年,一代“鞋王”霸力鞋業突然停產的新聞,在業界引起極大的反響。作為溫州制鞋基地曾經的標志企業,霸力鞋業有著輝煌的歷史。頭頂“中國鞋王”、“創新鞋王”、“中國名牌產品”等鞋業頂級稱號,霸力鞋業自成立起即成為行業模仿和學習的榜樣。在同行眼中,其董事長王躍進更是與奧康的王振滔、康奈的鄭秀康、紅蜻蜓的錢金波等一起成長起來的溫州鞋業領軍人物。然而,就是這樣一家曾經在鞋行業呼風喚雨的鞋業大佬,在2009年卻以另類的舉動,驚呆了所有人的眼球。公司停業破產、董事長去向不明......
霸力的發展軌跡,引起了行業內部的深思。造成霸力鞋業如此窘境,究竟是資金鏈斷裂?迷失多元化經營?還是企業的轉型失敗?現在來分析這樣,對霸力鞋業已經于事無補。但對于處于行業發展中的同類企業,卻具有十分重要的警示作用。
品牌營銷的重要性,在2009年,被霸力事件放到了無限大。縱觀國際鞋業市場,通過學習、分析,采用正確的品牌營銷而使企業煥發生機的例子,數不勝數。德國品牌彪馬,在1998年到2003年的六年間,已成長率連續超過兩位數的增長,成為了運動服飾市場銷售額和利潤增長最快的品牌。在這一系列成績的背后,是彪馬通過合理的品牌營銷進行不懈努力的結果。
熟悉其品牌發展歷史的人都記得,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彪馬曾經一度在營銷和銷量上遠遠落在耐克、銳步和阿迪達斯等運動服裝巨頭后面。當時,彪馬被看作是落伍的品牌,百貨公司紛紛將彪馬運動鞋放到了廉價貨柜上,1993年彪馬到了破產的邊緣。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彪馬依靠游擊營銷戰術成為世界運動服裝市場的“爆發型品牌”。1993年到2001年,彪馬的營業額增長了近兩倍。2002年美國運動服飾市場總值78億美元,而彪馬的銷量同比增長了48%,達到1億2100萬美元。彪馬公司被《品牌周刊》評為2002年“年度最佳營銷品牌”。
紐約WellsFargo有價證券投資公司董事總經理約翰·山利認為:“彪馬是品牌管理最佳的運動服飾品牌,它的產品線設計得嚴謹合理,在細分市場和分銷渠道管理上有著長期明確的目標。”憑借出色的營銷戰術,彪馬公司的股票連續多年被評為德國市場上最值得投資的股票。
品牌營銷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泉州作為我國的四大制鞋基地之一,在多年的建設中已經出現了一大批基礎良好,實力雄厚,視野開闊的大企業。這些企業,同樣需要在發展中學習和掌握適合自身企業的品牌營銷策略。如今,勤學好問的閩南人迎來了一次與頂級品牌營銷大師親密溝通的機會。5月11日在泉州高爾夫會所,中國頂級品牌營銷大師朱玉童先生集深圳采納15年品牌營銷實戰精華,為閩南鞋企傳授《成長型企業低成本品牌營銷全攻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