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求WTO調查歐盟對華皮鞋反傾銷
20日,中國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團正式要求世貿設立專家組,調查并裁決歐盟對中國進口皮鞋征收反傾銷稅是否違反國際貿易規則。國內鞋企告知本報,將在5月4日做出是否向歐盟高級法院進行上訴的決定。
中國:啟動爭端解決程序
在20日召開的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會議上,中國代表團指出,歐盟對華皮鞋采取的反傾銷措施無論是程序上還是性質上都違反世貿組織相關協定,并損害中國正當權益。鑒于雙方3月31日舉行的最近一輪磋商無法解除中方關切并找到雙方滿意的解決辦法,中國要求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設立專家組,以確保中方合法權益得到保護。
中國于2月4日把歐盟對華皮鞋反傾銷案訴諸世貿組織,雙方隨后就此案展開為期60天的雙邊磋商。按照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在磋商無果的情況下,起訴方有權要求設立專家組對爭端進行調查和裁決。
鞋企:將決定是否上訴
除了中國政府之外,中國鞋類企業曾在2006年就反傾銷稅向歐盟初審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取消反傾銷稅,理由是歐盟委員會對中國企業鞋類產品的成本分析不準確。但這一訴訟今年初被駁回。參與訴訟的國內鞋企奧康集團昨日對本報記者表示,律師正在對歐盟法院裁決的證據進行分析,將會在5月4日作出決定,是否向歐盟高級法院提出上訴。
奧康集團負責傾銷稅訴訟的王海龍對本報記者表示,歐盟反傾銷措施違背了貿易公平。國內企業出口到歐洲的皮鞋價格,比出口到巴西的還高出一美元,鞋企也有自己的利潤考量,并不會低于成本價傾銷以爭奪市場。
王海龍表示,西班牙、意大利等鞋類企業大多采用手工作坊模式,難以和中國廠商競爭,歐盟的反傾銷措施更多是一種保護落后產業和就業的政治化決定。
需要指出的是,歐盟委員會保護鞋企的舉動遭到歐洲許多消費者和商家的反對。代表阿迪達斯等品牌廠商的歐洲鞋業聯盟表示,針對中國和越南的反傾銷稅措施將使歐盟消費者和商家在期限內損失數億歐元。
雖然歐盟增加了10歐元的關稅收入,但來自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進口皮鞋很快替代了中國和越南的缺口,歐洲制鞋企業的崗位未能獲得保護。
據鞋類行業人士介紹說,歐盟反傾銷措施主要沖擊中國福建、廣東和浙江三省的制鞋企業,河北企業對歐盟皮鞋出口未形成規模,因此影響很小。
相關鏈接
“鞋”糾紛由來已久
中歐有關中國鞋類產品的貿易爭端和糾紛由來已久。
自2001年以來,俄羅斯、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先繼發生扣留、燒毀中國皮鞋事件,本地產商認為大量涌入的中國皮鞋影響到了他們的生存。
2005年7月,歐盟宣布對原產于中國和越南的部分皮鞋進行反傾銷調查。
2006年10月,歐盟委員會宣布對中國出口到歐盟的皮鞋和童鞋征收為期兩年反傾銷稅,稅率從9.7%到16.5%。這一稅率促使市場上售價50歐元(進口價格約為9歐元)的中國皮鞋漲價1.5歐元。
2009年12月22日,歐盟再度決定將針對中國和越南皮鞋的反傾銷稅再延長15各月。
今年2月4日,中國政府啟動了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但是雙邊磋商未能取得進展。
來源:燕趙都市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