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加緊深造人才應對市場風險
紅黃藍集團董事長葉顯東剛從廈門大學上完MBA學習班回來,就像前幾次一樣,忙著整理講義、備課。原來他要通過親自授課,將MBA課程精華傳達給自己的員工。葉顯東說,這是一種間接讓MBA課程進企業、下車間的做法,讓員工和自己一起分享到最前沿的管理學知識。
和葉顯東一樣,“學習”這個概念正在很多溫州民企中闡釋出新的意義。傳統的管理層外出進修、內部員工培訓、讀書活動會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如今的溫州民企熱衷于建企業大學、辦像“百家講壇”一樣的大學堂、搞國內頂尖創意人士參與的“頭腦風暴”會,邀請國內外知名大學的教授乘飛機來為員工授課……打造人才工程、創建學習型組織的熱潮正在溫州企業界掀起。
在近日舉行的奧康集團2010年度全國營銷峰會上,奧康集團成都分公司陳瑞福因業績出色收到兩個大禮:一個是別克君越轎車,還有一個就是奧康大學EMBA新學員名額。在溫州民營企業中,奧康大概是最舍得在培訓上花錢的企業之一,每年的培訓費用超過1000多萬元,同時奧康還成立了中國制鞋行業的第一所企業大學。
在奧康大學里,員工不再被動接受培訓,而是主動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課程甚至老師。講課者把課程同公司實際情況緊密結合、系統講授,員工通過幾年培訓就可以達到管理學碩士的水平。“能獲得奧康大學EMBA學員名額,對于我們來說有著磁鐵一般的吸引力。”奧康集團員工梁杰生表示。
在服裝企業喬頓集團里,一個涵蓋一線員工到高層管理者的全方位立體式培訓體系正在構建之中。喬頓集團人力資源部經理戴取文介紹說,不管是從西部農村招來的新生代農民工、剛出校門的大學生還是引進的高級技術管理人才,公司都會針對他們的性格特點、專業特長,制定出詳細的職業生涯規劃和配套培訓計劃。
山東籍大學畢業生王佩冉剛進喬頓三個月,就在公司幫助下確立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從市場督導做起,經過一系列崗位輪換、培訓再教育,實現十年內成為營銷高管的目標。他說:“剛出校門時我是一頭霧水,而現在卻對未來充滿信心,每天都有前進的動力。”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除了大企業大集團加快創建學習型組織外,還有很多溫州中小企業也紛紛加入到這一行列。像立信閥門公司,雖然規模不大,也已將人才培養、企業文化建立納入到轉型升級的發展戰略之中。公司負責人王啟耐認為,企業要轉型要發展人才是關鍵,如今很多中小企業都面臨“招工難”的問題,如何招到新員工、留住老員工、培養好員工直接關系企業未來發展,而通過學習型組織的創立來提高企業凝聚力、提高員工素質與忠誠度,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
“創建學習型組織是知識經濟時代下的人力資源管理趨勢,一個企業只有當它是學習型組織時,才能保證有源源不斷的創新出現,才能充分發揮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的作用,也才能實現顧客滿意、員工滿意、投資者滿意和社會滿意的最終目標。”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溫州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表示,溫州民企爭相創建學習型組織透露出一個樂觀信號:溫州企業主動適應外部變化的能力和自我發展的能力正在不斷變得強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