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我這三十年有獎征文]鞋之戀
寬敞明亮的大廳,光潔的大理石地面,一雙雙精致的皮鞋極有造型地擺在開放的立體貨架上,被燈光一照,晶光閃爍,琳瑯滿目。這是市區某商場的鞋業專柜。我坐在軟軟的沙發上,在售貨員熱心周到的服務下,一雙雙試穿那些華麗的似乎是童話中灰姑娘的水晶鞋,心底有種說不出的舒暢。指間的這雙鞋,有著不菲的身價,美觀的外形,也有著合腳的舒適,似乎是專門為我的腳訂做的一樣。
穿上美觀舒適的新鞋,我隨手把舊的鞋帶回家,細心地擦拭干凈,依然放回鞋柜里。老公眼光掃過開著的柜門,看到一排排的舊鞋有些不解,問我干嗎要留著那些不再穿的鞋。我這才注意到,原本寬敞的鞋柜,因為這些舊鞋的緣故,已經沒有太多空間。于是拿出幾雙想扔掉,可是看著它們除了式樣老舊,皮面依然完好,心中就猶豫,有很多舍不得。明明都是不再穿的鞋,為什么就不舍得扔掉?惶惑自己對于鞋的癡戀與愛惜,凝目沉思,原來鞋的戀,早就根深蒂固在自己的記憶里,而且很久很久。
我出生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膠東農村,典型的工農結合家庭。父親是工人,常年在外,母親一個人承擔著四口之家的全部農活,很少有空閑以及經濟能力來操心我們姊妹的穿著。我在家中排行老二,上面有個姐姐,童年的我,似乎穿的永遠是姐姐退下來的舊衣舊鞋。我屬于晚長型,個子在同齡中最小,比起相差四歲的姐姐更是顯得矮小,于是衣服很大,鞋子也很大。六七歲那年,我就是穿著姐姐很大的舊鞋,在磕磕絆絆中,走進了距家四里的鄰村小學。
記憶中的那一天,似乎是個夏日的午后,我拎著葡萄糖瓶子裝的熱水,一路急匆匆往學校趕。行走奔跑間,拴瓶子的繩子突然斷裂,玻璃瓶掉落在地上,瞬間摔得粉碎。我的腳因為鞋子的大,偏偏在那一刻從鞋中脫出,稚嫩的腳一下子踩在尖尖的碎玻璃上,鮮血頓時涌出,恐懼以及疼痛讓我大聲哭起來,哭聲將在附近農田里耕種的村里人招引了來,有鄰家大媽把我背在身上,飛快地往家里送。
聞訊而來的小腳奶奶,招呼著人將草木灰以及燈灰之類的東西往我流血不止的傷口上撒,可那血依然不屈不撓地泉涌,似乎幼小身子里的血都要從這個腳底的空洞中跑光了一般。母親被人從田中急急喊了回來,看到我的傷口頓時驚慌,抱起我一邊用布扎結,一邊讓叔叔騎上自行車載到十幾里外的鎮衛生所。那一天,我不知道到底流了多少血,也不知道自己的傷口到底有多么深,只記得此后在炕上躺了很長時間。在這段養傷的日子里,母親終于為我買來屬于我的第一雙鞋。那是一雙綠色的塑料涼鞋,有著水晶般的透明??粗滦?,我急切地盼望著自己的腳傷趕緊愈合,一次次非常乖巧地配合母親拆紗布換藥以及吃一些非常苦的藥片。那個時候,腳上的傷痛已經被擁有一雙新鞋的巨大幸福所取代。可惜,等我可以穿鞋下地行走的時候,天氣已經轉涼,于是,深秋里,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丫頭,在別人異樣的眼光里,固執地穿著一雙暫新的塑料涼鞋,一瘸一拐地行走在上學的路上。
這事雖然已經過去很多年,可因為失去鞋子的保護而遭受的傷痛,卻長期而頑固地潛伏在我的記憶深處,時常會在深夜里,以夢魘的方式出現。滿地的碎玻璃,光著的腳,四處蜿蜒的血,以及慌張中四處尋找屬于自己的那雙鞋子。這樣的夢,反反復復。于是,鞋的戀,便在不知不覺中根深蒂固,如春天中的蒿草,一茬茬長高。
隨著長大,隨著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改革開放,家里的境況一年年好起來,我漸漸擺脫了拾姐姐鞋穿的歷史,開始擁有自己的鞋子。三十年來,所穿過的鞋,各式各樣,從農村手工縫制的包子鞋、千層底的拉帶鞋,到集市上出賣的解放鞋、白球鞋,以及商場里陳列的品牌鞋。印象最深的,是對白球鞋的偏愛。那個時候,改革的春風剛剛將大江南北的鞋業市場吹皺,市面上經常看到的就是這種鞋。少女時期萌動的愛美之心,促使我想盡辦法來保證鞋子的潔凈,用粉筆涂,用白紙糊,相信很多那個時代過來的人都有過這樣的臭美經歷。說來可笑,擁有一雙白色的運動鞋,似乎是那個年代我們學校男孩女孩中間非常流行的靚扮。
二十歲參加工作后,常常有農村來的親戚,將我退下來的舊鞋帶走。那些鞋雖然已經半舊,卻是真正的皮鞋,打上鞋油后,在農村也算是很體面的鞋了。然而這幾年,卻少有人再打我這些舊鞋的主意。一次對鄉下來的舅媽主動提及,舅媽看了看竟然撇撇嘴說,鞋跟那么高,式樣也不好看了,我穿不得,你妹子也不稀罕穿,扔了算了。
于是那些鞋,便開始一年年積攢在鞋柜里,成為一種歷史痕跡。此時面對這些自己曾經穿用過的鞋子,心里有種東西似破土而出的種子,一拱一拱地往上竄,感懷以及幸福,就這樣一波波地彌漫開來。
穿上美觀舒適的新鞋,我隨手把舊的鞋帶回家,細心地擦拭干凈,依然放回鞋柜里。老公眼光掃過開著的柜門,看到一排排的舊鞋有些不解,問我干嗎要留著那些不再穿的鞋。我這才注意到,原本寬敞的鞋柜,因為這些舊鞋的緣故,已經沒有太多空間。于是拿出幾雙想扔掉,可是看著它們除了式樣老舊,皮面依然完好,心中就猶豫,有很多舍不得。明明都是不再穿的鞋,為什么就不舍得扔掉?惶惑自己對于鞋的癡戀與愛惜,凝目沉思,原來鞋的戀,早就根深蒂固在自己的記憶里,而且很久很久。
我出生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膠東農村,典型的工農結合家庭。父親是工人,常年在外,母親一個人承擔著四口之家的全部農活,很少有空閑以及經濟能力來操心我們姊妹的穿著。我在家中排行老二,上面有個姐姐,童年的我,似乎穿的永遠是姐姐退下來的舊衣舊鞋。我屬于晚長型,個子在同齡中最小,比起相差四歲的姐姐更是顯得矮小,于是衣服很大,鞋子也很大。六七歲那年,我就是穿著姐姐很大的舊鞋,在磕磕絆絆中,走進了距家四里的鄰村小學。
記憶中的那一天,似乎是個夏日的午后,我拎著葡萄糖瓶子裝的熱水,一路急匆匆往學校趕。行走奔跑間,拴瓶子的繩子突然斷裂,玻璃瓶掉落在地上,瞬間摔得粉碎。我的腳因為鞋子的大,偏偏在那一刻從鞋中脫出,稚嫩的腳一下子踩在尖尖的碎玻璃上,鮮血頓時涌出,恐懼以及疼痛讓我大聲哭起來,哭聲將在附近農田里耕種的村里人招引了來,有鄰家大媽把我背在身上,飛快地往家里送。
聞訊而來的小腳奶奶,招呼著人將草木灰以及燈灰之類的東西往我流血不止的傷口上撒,可那血依然不屈不撓地泉涌,似乎幼小身子里的血都要從這個腳底的空洞中跑光了一般。母親被人從田中急急喊了回來,看到我的傷口頓時驚慌,抱起我一邊用布扎結,一邊讓叔叔騎上自行車載到十幾里外的鎮衛生所。那一天,我不知道到底流了多少血,也不知道自己的傷口到底有多么深,只記得此后在炕上躺了很長時間。在這段養傷的日子里,母親終于為我買來屬于我的第一雙鞋。那是一雙綠色的塑料涼鞋,有著水晶般的透明??粗滦?,我急切地盼望著自己的腳傷趕緊愈合,一次次非常乖巧地配合母親拆紗布換藥以及吃一些非常苦的藥片。那個時候,腳上的傷痛已經被擁有一雙新鞋的巨大幸福所取代。可惜,等我可以穿鞋下地行走的時候,天氣已經轉涼,于是,深秋里,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丫頭,在別人異樣的眼光里,固執地穿著一雙暫新的塑料涼鞋,一瘸一拐地行走在上學的路上。
這事雖然已經過去很多年,可因為失去鞋子的保護而遭受的傷痛,卻長期而頑固地潛伏在我的記憶深處,時常會在深夜里,以夢魘的方式出現。滿地的碎玻璃,光著的腳,四處蜿蜒的血,以及慌張中四處尋找屬于自己的那雙鞋子。這樣的夢,反反復復。于是,鞋的戀,便在不知不覺中根深蒂固,如春天中的蒿草,一茬茬長高。
隨著長大,隨著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改革開放,家里的境況一年年好起來,我漸漸擺脫了拾姐姐鞋穿的歷史,開始擁有自己的鞋子。三十年來,所穿過的鞋,各式各樣,從農村手工縫制的包子鞋、千層底的拉帶鞋,到集市上出賣的解放鞋、白球鞋,以及商場里陳列的品牌鞋。印象最深的,是對白球鞋的偏愛。那個時候,改革的春風剛剛將大江南北的鞋業市場吹皺,市面上經常看到的就是這種鞋。少女時期萌動的愛美之心,促使我想盡辦法來保證鞋子的潔凈,用粉筆涂,用白紙糊,相信很多那個時代過來的人都有過這樣的臭美經歷。說來可笑,擁有一雙白色的運動鞋,似乎是那個年代我們學校男孩女孩中間非常流行的靚扮。
二十歲參加工作后,常常有農村來的親戚,將我退下來的舊鞋帶走。那些鞋雖然已經半舊,卻是真正的皮鞋,打上鞋油后,在農村也算是很體面的鞋了。然而這幾年,卻少有人再打我這些舊鞋的主意。一次對鄉下來的舅媽主動提及,舅媽看了看竟然撇撇嘴說,鞋跟那么高,式樣也不好看了,我穿不得,你妹子也不稀罕穿,扔了算了。
于是那些鞋,便開始一年年積攢在鞋柜里,成為一種歷史痕跡。此時面對這些自己曾經穿用過的鞋子,心里有種東西似破土而出的種子,一拱一拱地往上竄,感懷以及幸福,就這樣一波波地彌漫開來。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