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泉州鞋企探尋成本解壓良方
2008年奧運會給民營經濟界帶來了強勁的助推力,體育用品行業對這一年的受惠期待相當高,以生產運動鞋為主的泉州制鞋業自然也對2008年寄予厚望。然而機遇與挑戰并存,進入2008年后,石油、原材料、工人工資等成本不斷攀升,各地鞋業面臨空前的成本壓力。
與此同時,制鞋產業的外貿環境同樣不容樂觀。在美元持續貶值的背景下,歐盟可能延長“反傾銷”措施執行期限,國外技術壁壘的限制一再出新或提高,讓內外銷比例約各占一半的泉州鞋業迎來發展關口。
這不是最好的年代,也不是最壞的年代,走到產業調整升級關口前的泉州鞋業,要如何化解成本壓力?外銷市場的阻力如何應對?產業升級的大道上,企業應如何聯合發展?
為解開當前的種種困惑,找出發展良方,本月21日,由泉州市鞋業商會組織的“泉州鞋業產業升級研討會”在泉州舉行,來自產業鏈上下游的泉州制鞋企業及關聯企業聚在一起,就目前成本上漲的深層次原因及化解辦法,作深入分析與交流,并就未來企業應如何找準定位迎接新的挑戰展開討論。
[上篇]
壓力考驗
國際油價的不斷攀升,帶來橡膠行業材料成本的上揚,于是制鞋行業各種原輔材料價格出現大比例的上漲幅度,態勢不容樂觀。這個漲幅已高于代工外銷企業平均10%%的毛利率。一場成本壓力的大考驗來臨了。三大因素拉動成本飆升
華翔化工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華壁琳認為,原油價格飆升,是原材料成本漲價的因素之一,另外,最近一些上游企業關閉導致供需平衡被打破也是因素之一。他說,目前由于受北京奧運會因素的帶動,有關方面對環保越來越重視,規模小的違規企業被要求關閉。特別是北京、山東、河北、河南的眾多小化工企業關閉,造成了市場供需平衡改變,間接影響到化工原材料的價格。華壁琳預測,這種供需不平衡關系可能會在北京奧運會后恢復正常。
他認為,由于化工原材料的漲價是供需不平衡造成的,對行業的長期影響不是很大,而鞋底主材料橡膠的漲價對鞋成本的影響卻比較大。
對于供需平衡的因素,盛達鞋業有限公司邱陽有另一番解釋。他舉例說,近期國內石油漲價后,對國際油價形成沖擊,就是因為市場預期漲價將導致需求的減少,當供大需少時,市場價格自然會下降,而目前鞋材企業成本壓力也有市場供需因素在起作用。他說:“國內的鞋廠越來越多,而越南、孟加拉等國家也新建立了很多鞋廠,在國際市場需求量不大的情況下,客戶壓低價格,你這個價格不做別人也會做,就導致了企業只能是‘出血’,沒錢賺。”
除供需不平衡和原油價格這兩方面因素外,部分企業認為,還有第三個因素在拉動制鞋成本飆升,即企業間對勞工的互相“挖墻腳”行為及勞工流動過多。福時來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丁詩水認為,如何避免企業間的惡性挖人事件是一大問題。
“現在工人有‘走一圈變一萬’的不正常跳槽現象,企業員工間不正常的頻繁流動,無形中增加了很大的成本。只要大家能避免企業間勞工‘不健康’跳槽的問題,一年下來可省幾個億。其實我們的優勢就是勞工的優勢,但勞工機制調整了,成本無形中也增加了。”他說。
國輝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國斯認為,其實可用的人才很多,使用的方式也很多,企業可以多渠道、多種方式地培養人才。“比如在設計人才方面,我們就聯合國內幾所高校,招了很多新的設計人才,他們上手也很快。”丁國斯認為,惡意挖人會形成工價的虛高,企業可多嘗試新方法,不必花30萬元、50萬元去挖人。
鞋底原材料價格上漲
原材料價格上漲,讓產業鏈中間環節的鞋材企業壓力較大。有鞋材企業感嘆虧損,目前采取的辦法只能是把產量降低,少接單就少做,等待環境改善后的機會。
主要生產鞋底的泉州鑫泰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天賜算了一筆賬,舉了橡膠鞋底主原材料的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的例子說,一雙鞋要漲十幾元成本。而除了成本看漲外,部分企業關門,導致企業欠款要不回來,是鞋材廠發展的又一憂患。
吳天賜表示,眼前只有盡量從管理上節流,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同時寄希望于對成品鞋廠適當提價以獲得補償。
[中篇]
解壓求索
行業發展規律是既定的,原材料漲價和發展環境變遷給產業內每家企業都帶來壓力,因此企業競爭的關鍵在于如何去發現價值。外銷市場難以化解壓力
面對產業鏈中間環節提價的呼聲,成品鞋廠家介紹了漲價壓力難以消化、轉嫁的為難處境。
晉江世通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友義認為,這個產業的發展,與國際大環境和國內宏觀調控等方面有關。他說,鞋材如果提價,成鞋廠家卻找不到轉移壓力的出口,那對外銷企業來說,也將造成經營困難。他舉例說,今年初,原材料漲價導致國內一些生產商向沃爾瑪等國外采購商提出提價要求,但沃爾瑪方面明確表示不漲價。
“加上美元貶值影響的因素,外銷市場‘美線’的衰退是明顯的,而‘歐線’同樣不容樂觀。”他說,據歐洲客商介紹,歐洲人現在兩大消費是穿和吃,而兩樣之中,首選的是照顧自己的肚皮,因此,在供需關系上,“歐線”市場對于穿的要求不會馬上改變。
優勝劣汰調整產生出路
造成眼前的行業困境,原材料漲價是一方面,行業發展規律下的調整又是另一方面——不少企業支持同樣的觀點。
寶飄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海庭認為,企業的原材料漲價并不可怕,怕的是在未來的競爭中,企業找不到核心競爭優勢。他說,現在原油的漲價是全球性的,并非地方性或單行業性的,這個市場每天都在競爭,大環境的變化總是有起有落,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如何節能減排、降低內耗是一大關鍵。
“世界是公平的,壓力大家都一樣,各領域都有漲價的情況,關鍵在于企業如何去發現價值。不少企業是技術沒有提高,成本卻提高了。”他說。
“我們的產業發展了20多年,如今遇到產業升級的調整時期,這是產業發展的規律,產業其實沒有走下坡,壓力的困境其實也在考驗著企業的韌勁,企業無論是商業運作還是品牌運作,如何在未來找準定位,在政府提倡的總部經濟戰略實施中去提升是關鍵!”丁國斯說。
惠安盛達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邱昭陽認為,在行業的低谷時期,淘汰不好的,重新再來,不一定是壞事。“行業發展規律不是我們想怎樣就怎樣的,現實只能是按行業的規律優勝劣汰。從行業的角度來說,市場在調整,就看大家如何保護好自己了。”
“這是整個中國甚至是全球的氣候,大家都是這樣一個行情。從產業整合來講,該精簡的就精簡。”福時來丁詩水支持產業內部優勝劣汰的觀點。
[下篇]
良方考量
在這次泉州鞋業產業升級研討會上,呼聲最高的另一個重要議題,便是泉州制鞋企業間的強強聯合。
這種聯合,并不是企業間的直接收購或兼并,而是諸如企業聯合在海外設立銷售分公司、大額訂單整合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共同消化成本、抱團應對風險等。設立海外分公司減中間貿易費用
晉江市世通鞋業有限公司是晉江陳埭一家出口型制鞋企業。“目前我們的成品鞋主要出口到北美、歐洲、南美等世界許多區域的幾十個國家,是一家百分之百的出口型企業。我們外貿訂單中60%%是外貿的中轉訂單,40%%是公司自己長年積累的國外客戶訂單。盡管我們也有直接外貿客戶,但若要到海外直接設立銷售分公司,在資金實力、技術、法律支持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難度。”該公司董事長丁友義介紹說。
邱昭陽喜歡實地考察海外市場,對目前國外整體銷售環境有較深刻的認識。“中國許多周邊國家像越南、孟加拉等,最近幾年制鞋廠的數量一直在增加。全世界對鞋的需求增長其實是有限制的,同樣是鞋的訂單,如果我們不做,國內其他地區像浙江等省份也可以做,其他發展中國家也可以做。如果僅僅是按照傳統的銷售模式去經營,我們海外市場的發展肯定會受到限制。”
“幾年前,我就提出過企業聯合的做法,當時可能大家覺得不合實際。現在看來,如果外部環境一直這樣持續下去,企業肯定需要拿出具體措施,來應對目前的困難。聯合不一定就要搞并購,聯合投資項目也是可以的。”丁友義認為。
對此,丁國斯表示贊同:“如果企業抱團開發海外市場,在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區域設立海外銷售分公
與此同時,制鞋產業的外貿環境同樣不容樂觀。在美元持續貶值的背景下,歐盟可能延長“反傾銷”措施執行期限,國外技術壁壘的限制一再出新或提高,讓內外銷比例約各占一半的泉州鞋業迎來發展關口。
這不是最好的年代,也不是最壞的年代,走到產業調整升級關口前的泉州鞋業,要如何化解成本壓力?外銷市場的阻力如何應對?產業升級的大道上,企業應如何聯合發展?
為解開當前的種種困惑,找出發展良方,本月21日,由泉州市鞋業商會組織的“泉州鞋業產業升級研討會”在泉州舉行,來自產業鏈上下游的泉州制鞋企業及關聯企業聚在一起,就目前成本上漲的深層次原因及化解辦法,作深入分析與交流,并就未來企業應如何找準定位迎接新的挑戰展開討論。
[上篇]
壓力考驗
國際油價的不斷攀升,帶來橡膠行業材料成本的上揚,于是制鞋行業各種原輔材料價格出現大比例的上漲幅度,態勢不容樂觀。這個漲幅已高于代工外銷企業平均10%%的毛利率。一場成本壓力的大考驗來臨了。三大因素拉動成本飆升
華翔化工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華壁琳認為,原油價格飆升,是原材料成本漲價的因素之一,另外,最近一些上游企業關閉導致供需平衡被打破也是因素之一。他說,目前由于受北京奧運會因素的帶動,有關方面對環保越來越重視,規模小的違規企業被要求關閉。特別是北京、山東、河北、河南的眾多小化工企業關閉,造成了市場供需平衡改變,間接影響到化工原材料的價格。華壁琳預測,這種供需不平衡關系可能會在北京奧運會后恢復正常。
他認為,由于化工原材料的漲價是供需不平衡造成的,對行業的長期影響不是很大,而鞋底主材料橡膠的漲價對鞋成本的影響卻比較大。
對于供需平衡的因素,盛達鞋業有限公司邱陽有另一番解釋。他舉例說,近期國內石油漲價后,對國際油價形成沖擊,就是因為市場預期漲價將導致需求的減少,當供大需少時,市場價格自然會下降,而目前鞋材企業成本壓力也有市場供需因素在起作用。他說:“國內的鞋廠越來越多,而越南、孟加拉等國家也新建立了很多鞋廠,在國際市場需求量不大的情況下,客戶壓低價格,你這個價格不做別人也會做,就導致了企業只能是‘出血’,沒錢賺。”
除供需不平衡和原油價格這兩方面因素外,部分企業認為,還有第三個因素在拉動制鞋成本飆升,即企業間對勞工的互相“挖墻腳”行為及勞工流動過多。福時來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丁詩水認為,如何避免企業間的惡性挖人事件是一大問題。
“現在工人有‘走一圈變一萬’的不正常跳槽現象,企業員工間不正常的頻繁流動,無形中增加了很大的成本。只要大家能避免企業間勞工‘不健康’跳槽的問題,一年下來可省幾個億。其實我們的優勢就是勞工的優勢,但勞工機制調整了,成本無形中也增加了。”他說。
國輝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國斯認為,其實可用的人才很多,使用的方式也很多,企業可以多渠道、多種方式地培養人才。“比如在設計人才方面,我們就聯合國內幾所高校,招了很多新的設計人才,他們上手也很快。”丁國斯認為,惡意挖人會形成工價的虛高,企業可多嘗試新方法,不必花30萬元、50萬元去挖人。
鞋底原材料價格上漲
原材料價格上漲,讓產業鏈中間環節的鞋材企業壓力較大。有鞋材企業感嘆虧損,目前采取的辦法只能是把產量降低,少接單就少做,等待環境改善后的機會。
主要生產鞋底的泉州鑫泰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天賜算了一筆賬,舉了橡膠鞋底主原材料的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的例子說,一雙鞋要漲十幾元成本。而除了成本看漲外,部分企業關門,導致企業欠款要不回來,是鞋材廠發展的又一憂患。
吳天賜表示,眼前只有盡量從管理上節流,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同時寄希望于對成品鞋廠適當提價以獲得補償。
[中篇]
解壓求索
行業發展規律是既定的,原材料漲價和發展環境變遷給產業內每家企業都帶來壓力,因此企業競爭的關鍵在于如何去發現價值。外銷市場難以化解壓力
面對產業鏈中間環節提價的呼聲,成品鞋廠家介紹了漲價壓力難以消化、轉嫁的為難處境。
晉江世通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友義認為,這個產業的發展,與國際大環境和國內宏觀調控等方面有關。他說,鞋材如果提價,成鞋廠家卻找不到轉移壓力的出口,那對外銷企業來說,也將造成經營困難。他舉例說,今年初,原材料漲價導致國內一些生產商向沃爾瑪等國外采購商提出提價要求,但沃爾瑪方面明確表示不漲價。
“加上美元貶值影響的因素,外銷市場‘美線’的衰退是明顯的,而‘歐線’同樣不容樂觀。”他說,據歐洲客商介紹,歐洲人現在兩大消費是穿和吃,而兩樣之中,首選的是照顧自己的肚皮,因此,在供需關系上,“歐線”市場對于穿的要求不會馬上改變。
優勝劣汰調整產生出路
造成眼前的行業困境,原材料漲價是一方面,行業發展規律下的調整又是另一方面——不少企業支持同樣的觀點。
寶飄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海庭認為,企業的原材料漲價并不可怕,怕的是在未來的競爭中,企業找不到核心競爭優勢。他說,現在原油的漲價是全球性的,并非地方性或單行業性的,這個市場每天都在競爭,大環境的變化總是有起有落,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如何節能減排、降低內耗是一大關鍵。
“世界是公平的,壓力大家都一樣,各領域都有漲價的情況,關鍵在于企業如何去發現價值。不少企業是技術沒有提高,成本卻提高了。”他說。
“我們的產業發展了20多年,如今遇到產業升級的調整時期,這是產業發展的規律,產業其實沒有走下坡,壓力的困境其實也在考驗著企業的韌勁,企業無論是商業運作還是品牌運作,如何在未來找準定位,在政府提倡的總部經濟戰略實施中去提升是關鍵!”丁國斯說。
惠安盛達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邱昭陽認為,在行業的低谷時期,淘汰不好的,重新再來,不一定是壞事。“行業發展規律不是我們想怎樣就怎樣的,現實只能是按行業的規律優勝劣汰。從行業的角度來說,市場在調整,就看大家如何保護好自己了。”
“這是整個中國甚至是全球的氣候,大家都是這樣一個行情。從產業整合來講,該精簡的就精簡。”福時來丁詩水支持產業內部優勝劣汰的觀點。
[下篇]
良方考量
在這次泉州鞋業產業升級研討會上,呼聲最高的另一個重要議題,便是泉州制鞋企業間的強強聯合。
這種聯合,并不是企業間的直接收購或兼并,而是諸如企業聯合在海外設立銷售分公司、大額訂單整合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共同消化成本、抱團應對風險等。設立海外分公司減中間貿易費用
晉江市世通鞋業有限公司是晉江陳埭一家出口型制鞋企業。“目前我們的成品鞋主要出口到北美、歐洲、南美等世界許多區域的幾十個國家,是一家百分之百的出口型企業。我們外貿訂單中60%%是外貿的中轉訂單,40%%是公司自己長年積累的國外客戶訂單。盡管我們也有直接外貿客戶,但若要到海外直接設立銷售分公司,在資金實力、技術、法律支持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難度。”該公司董事長丁友義介紹說。
邱昭陽喜歡實地考察海外市場,對目前國外整體銷售環境有較深刻的認識。“中國許多周邊國家像越南、孟加拉等,最近幾年制鞋廠的數量一直在增加。全世界對鞋的需求增長其實是有限制的,同樣是鞋的訂單,如果我們不做,國內其他地區像浙江等省份也可以做,其他發展中國家也可以做。如果僅僅是按照傳統的銷售模式去經營,我們海外市場的發展肯定會受到限制。”
“幾年前,我就提出過企業聯合的做法,當時可能大家覺得不合實際。現在看來,如果外部環境一直這樣持續下去,企業肯定需要拿出具體措施,來應對目前的困難。聯合不一定就要搞并購,聯合投資項目也是可以的。”丁友義認為。
對此,丁國斯表示贊同:“如果企業抱團開發海外市場,在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區域設立海外銷售分公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