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服企業為何紛紛押寶個性化定制?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隨著消費者對于彰顯個性和品位的消費越發增強,傳統的流水線、大眾化產品已不再受到消費者青睞,于是乎迎合當下消費者喜好的個性化定制產品就如雨后春筍般遍布各行各業,鞋服行業尤甚,在“工業4.0”的大環境下,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鞋服業亟待找到轉型升級的方法,而個性化定制的出現似乎讓他們看到了這個方法。近幾年,國內外無數鞋服企業爭相涌入個性化定制行列當中,掀起了一陣個性化定制的浪潮。

鞋服企業紛紛推出個性化定制
其實鞋服行業很早就已經有了定制的概念,體育用品界的兩位老大哥耐克和阿迪達斯就推出過NikeID和miAdidas試水個性化定制。這幾年掀起的快時尚旋風更是讓消費者越來越在意“款式”、“風格”、“顏色”等要素,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個性化定制的風靡,畢竟既然消費者在意這些要素,商家也沒有理由與消費者的需求背道而馳。國外多家知名鞋服品牌GUCCI、RalphLauren、Burberry、Fendi、優衣庫等都陸陸續續的開展了個性化定制業務。
國內個性化定制在近兩年發展迅速,尤其是2017年,多家鞋服企業競相推出個性化定制服務。國內知名運動品牌安踏瞄準了熟悉的運動鞋市場推出球鞋定制服務并聯合銀泰和天貓共同打造定制服務體系。莆田鞋業協會會長單位雙馳企業成功建成多條柔性化生產線,并將旗下的鞋業品牌良鞋記改造為個性化門店工廠,門店內最快僅需二十分鐘,顧客就可以拿到私人定制鞋,同時還與中科院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研發腳型掃描設備,構建“中國人腳型數據數庫”。山東海思堡專注于高級定制牛仔服裝,研發個性化牛仔定制供應鏈平臺,實現顧客網上自主下單、系統自動排版、自動化剪裁、MES系統驅動各作業單元進行服裝生產制造,同時還成功完成兩條生產線的技術及信息化改造,以數據驅動工廠執行,服裝定制周期從原有約一個月縮短到7個工作日。

為何紛紛押寶個性化定制
關于個性化定制的受追捧,可以分兩個角度來分析,一是從消費者角度,二是從鞋服企業的角度。
從消費者角度來說,我國人均消費水平正在的不斷增高,據國家統計局統計,近兩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過了國家GDP增速,2015年達到21996元,同比增長7.4%,2016年達到23821元,名義增長8.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類的需求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因此,在人均消費水平不斷提升的當下,消費者的需求自然而然會從原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向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轉變。而對于消費者來說,能夠自己親自操刀設計鞋款、選擇材料,打造自己的專屬產品無疑能夠極大地觸發用戶被尊重的感覺。

從企業角度來說,由于國內勞動力成本攀升速度飛快幾乎與美國持平再加上現階段對于環境保護的大力提倡使得原材料價格與日俱增,以至于國內鞋服企業出口遭遇挑戰,再加上傳統的流水線的產品已經不再受到消費者青睞,隨之而來的庫存積壓問題始終縈繞在鞋服企業之中無法散去,也因此多家鞋服企業打造智能生產線推出個性化定制服務,以此來減少庫存積壓的風險,雙馳個性化定制項目總負責人古瑋明就曾說過:“如今的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豐富多樣化,傳統的生產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產品賣不出去就會造成庫存積壓帶來利潤損失,所以我們才要做個性化定制系統并為之配備一套完整高效的智能生產線,不管消費者選擇了什么樣的材料圖案等,生產線都能及時響應保證消費者能夠快速的拿到所想要的鞋款,這樣既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對于企業來說也不需要大量的采購原材料只需要根據消費者的選擇進行相應的補充,大大減少庫存積壓風險”。
盡管如此,值得注意的是開展個性化定制所需成本并不低,對于普通鞋服企業來說,可能難以承受一次失敗所造成的額外經濟負擔,所以做好詳細的市場調研以及對目標群體有著精準的定位至關重要。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