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上溫州鞋企訂單不佳 轉型依舊信心猶存
有著“出口風向標”之稱的廣交會,月初結束第118屆展會。我市參展企業有600多家,參展的熱情還算蠻高,但不少參展企業的經理認為,在廣交會拿訂單似乎越來越難了。“拿訂單不再,現在已進入搶訂單時代。搶訂單,那意味著訂單量不會令人滿意。”一家企業外貿經理笑侃道。
辦法總比困難多。盡管外貿需求疲軟,但溫州企業并沒有懈怠,紛紛加強自主研發,以不斷開發新產品應對生產成本上漲和市場需求疲軟。溫產“艾力斯特”品牌按摩器具在廣交會拿了“CF設計獎”,還向VIP客戶展出最新的概念型產品。制鞋大戶巨一集團,今年廣交會參展產品中新品比例首次過半,是該公司“與國際市場同步研發”戰略的成效。
巨一集團是我市外貿制鞋大戶,年出口額曾突破一億美元。公司外貿部經理鄧云壽介紹,本次參展廣交會,巨一新款產品數量占比50%以上。總體上來說,巨一的外貿訂單形勢還不錯,1至9月自營出口額同比上升10.92%,得益于公司在過去幾年一直推行機器換人、同步研發、加強內部管理等舉措,以及控制生產成本的上漲,加快新產品的研發,提高管理效率等。
他說:“就本屆展會來說, 訂單量、客戶數等,受國際市場大環境的影響,確實成效不是很好。對企業來說,參展更多地是見見客戶、亮亮企業形象。”
事實上,今年以來外貿需求減緩的趨勢,讓企業有點習慣接受這一“常態”,并力爭走出這一困局。根據對溫州市外經貿運行監測點541家省級監測企業調查顯示,今年以來,出口訂單景氣指數持續下滑,9月份為76.1,處于不景氣區間,為近兩年來的最低點。
溫州市商務局專業人士分析認為,外需總體不振是當前我市外貿下行的首要因素。傳統出口優勢弱化是我市外貿下行加劇的另一原因。受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結構支配,我市以鞋類、服裝等低附加值產品出口為主,缺乏國際品牌,同業競爭激烈,利潤空間收窄,出口難以短期內實現大幅增長。
鄧云壽介紹,在外貿制造上,國內沿海地區如溫州等地,相比越南等地區,勞動力成本確實上漲相當快。過去幾年,巨一通過機器換人、設備更新等措施,降低用工數量,做到了控制勞動力成本的目標。下一步,公司還要在減成本上多努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