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計5年后跨境電商進口規模將達2450億
今年雙11天貓雙全天成交金額為912.17億元,其中在移動端交易額占比68%,232個國家參與進來,物流訂單量4.67億。再次刷新記錄,雙11成為一種嶄新的消費現象,今天升級為全球性的消費狂歡節,也為我們提供了觀察和分析中國消費和中國經濟發展的絕佳機會。
雙11已不再在單單是年輕人的購物狂歡節,它已經逐漸成為輕熟男女、大叔御姐、中老年人群的全民狂歡接力賽。從中可以看出中國消費市場三大趨勢:網購人群從邊緣走向主流,逐步發展到全民覆蓋;中國消費結構升級,服務型消費、進口商品消費漲勢迅猛;一場從PC到移動的網民大遷徙,加速進行。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在“2015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上表示,雙11不斷刷新的數據背后,標志著中國正在利用互聯網,跨越傳統的商業基礎體系,創造出網絡支付、網絡化物流倉配體系在內的一整套網絡經濟體系。雙11給人類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給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新的看點。
雙11上演著一場從年輕人到中老年的全民接力狂歡
阿里研究院發布報告,通過對歷年雙11消費數據梳理和分析,結合今年雙11的實時數據,總結出兩個好玩的發現。
{page_break}第一點,雙11上演著一場從年輕人開始,逐漸到輕熟男女、大叔御姐、中老年人群的全民接力狂歡。今天零點之后的第一小時內,小鮮肉非常活躍,瘋狂剁手。進入后半夜(1~4點),小鮮肉慢慢退出,輕熟男女熱情不減,占據午夜絕對主力。早上5~7點,大叔御姐接棒登臺。當上班族開始工作之后,慢熱的老年人在下午加入到搶購大軍中(14~17點),不斷接棒,上演一場全民購物的大狂歡。
第二點,北上廣深杭五城市之最。從去年雙11數據來看,北京最土豪,每筆消費高居榜首;上海最樂購,花的錢最多;“美食之都”廣州最愛吃,餐飲服務消費單價最高;杭州最移動,移動端購物占比最高。但是,我們發現很難找到深圳的之“最”。如果給深圳這座移民城市一個“最”,那么可以說是最缺存在感,去年雙11我們沒有發現深圳有什么突出的亮點,2015年,深圳是否能夠逆襲呢?
網購人群從邊緣走向主流從PC遷徙到移動
阿里研究院報告還發現三種趨勢,第一,網購人群從邊緣走向主流,逐步發展到全民覆蓋。從年齡來看,從2009年首屆雙11開始,前4年雙11購物群體主要集中于18~25歲的年輕人,占比超過30%。2013年出現轉折,26~30歲人群成為最大消費群體,占總消費額的近30%,各年齡段的貢獻差距在縮小。從性別來看,雙11不僅是一場女人的游戲,越來越多的男性也加入到“剁手黨”,貢獻度在過去3年內連續上升,去年男性消費者占比44%,幾乎占據半壁江山。
{page_break}第二,中國消費結構升級,服務型消費、進口商品消費漲勢迅猛。過去的4個雙11都有不同的關鍵詞,2010年的關鍵詞是“穿”,熱銷品類是服裝、鞋帽等類目,2011年的關鍵詞是“住”,家具、五金、家居服務類受追捧;2012年的關鍵詞是“吃”,餐飲服務、中西藥熱賣;2013年的關鍵詞是“行”,旅游、住宿等走俏;2014年的關鍵詞則是“服務”,與實物消費相比,服務型消費全面興起,漲勢迅猛。2014年雙11,服務型消費增長率達到實物商品消費增長率的4.7倍。在實物消費向服務型消費轉型的同時,進口商品的消費需求急劇上升。據埃森哲與阿里研究院的研究成果表明,到2020年,中國通過跨境電商進口的消費品規模將達2450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這個數字的背后,對歐洲、美國、中東等國家和地區中小企業而言,無疑意味著巨大的機會,也是中國中產消費階層的機會。
第三,一場從PC到移動的網民大遷徙,加速進行。2012年以來,來自無線端的成交占比不斷上漲,到2014年達到42.6%。今年第三季度的無線成交占比更是超過了60%。最近一年,淘寶無線端的月活躍用戶數新增了1.29億人。現在,大屏顯示無線成交占比數據為69%(11日20時),今天0時無線成交占比峰值更是達到85%。在空間分布上,無線消費金額占比TOP10城市全部來自中西部地區;從時間上來說,雙11無線銷售的高峰分別出現在凌晨,午餐、晚餐時間及后半夜,可以說是從床上開啟的雙11。移動設備的大量普及,提升了網絡消費的便捷性,撿起了消費者的碎片購物時間,帶來了中國內需消費潛力的極大釋放。
雙11是DT時代中國新商業基礎設施的一次大考
在阿里云的支撐下,支付寶每秒完成8.59萬筆交易。通過大數據+倉配體系,今年雙11第一單——北京朝陽區的一位買家,僅14分鐘就收到了在天貓上搶購的電視機。
高紅冰認為,在工業經濟時代,中國缺乏完善的商業設施,今天的雙11是全民的狂歡,更是DT時代中國新商業基礎設施的一次大考。雙11不斷刷新的數據背后,標志著中國正在利用互聯網,跨越傳統的商業基礎體系,創造出網絡支付、網絡化物流倉配體系在內的一整套網絡經濟體系。雙11給人類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給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新的看點。這種巨大消費潛力的釋放,將給中國的經濟轉型升級,帶來新生機、新思路和新動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