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給孩子買鞋 顏色鮮亮的少買!
抽檢顯示,童鞋的不合格項目集中在甲醛含量超標、外底耐磨性能不合格、幫底剝離強度小、外底硬度不達標等方面。檢測中,專家發現,部分鞋子只磨了5分鐘磨輪就陷入了鞋底中,而標準要求是磨20分鐘,而且磨痕長度要小于12毫米。如果耐磨性能不合格,除了在穿著中會導致鞋子磨損嚴重甚至磨透之外,還會使孩子容易崴腳。另外,有2批次的鞋子鉛含量超標,如果孩子腳面長期與重金屬超標的鞋接觸,會破壞或減弱智力和中樞神經功能,降低能量水平,破壞血液組成,傷害肺、腎、肝等。
從購買渠道上看,網絡平臺產品質量依舊不容樂觀。檢驗結果顯示,超市和網絡的產品普遍問題比較多,生產企業和商場的產品相對質量較好。統計表顯示,在蘇寧易購抽檢的10個批次中,2批次不合格,合格率為80%;天貓商城、1號店、京東商城均有產品不合格。 家長買鞋護足耐磨等方面欠考慮 昨日,記者走訪了幾家大型商場,正是天氣轉涼的時候,很多年輕的媽媽在為孩子選購鞋子。“一般都看尺碼對不對,是不是合腳,上面的圖案小孩喜不喜歡。”一位媽媽介紹了自己的購買經驗。大多數媽媽更是愛到品牌專賣店去買,“給小孩穿的,怕網上的產品質量不好,所以還是選擇在門店購買,主要看品牌,再看看設計是不是時尚。”記者看到,不少媽媽只是簡單地把鞋子套到孩子腳上試試,至于鞋底耐不耐磨,鞋子是不是透氣,鞋帶是不是太長,這些問題都沒有考慮到。
商場內兒童鞋大多宣傳舒適、好看、圖案豐富,很多營業員甚至將同一雙鞋給很多孩子試過。業內人士介紹,“選購兒童鞋,要看三個方面:第一、安全性;第二、功能性;第三、適腳性。質量不合格的鞋子含有有害物質,可以通過呼吸或與皮膚長期接觸進入人體,導致細胞癌變,患白血病,兒童更容易受到侵害。所謂功能性,兒童4-13歲是足部的黃金發育期,建議穿著有保護足部功能的鞋子。一是鞋墊要有足弓承托設計,預防扁平足后遺癥;二是鞋子后跟杯堅硬,穩定后跟骨,控制伴隨扁平足出現的后足外翻的幅度,使其垂直生長;三是前足不同維度設計,根據兒童腳型的肥瘦不同,選擇適合的維度,增加舒適度。功能性對兒童的足部健康發育有著不可或缺的影響。所以,選購兒童鞋一定要謹慎。”業內人士指出,“每個小朋友腳型不一樣,同一款鞋并不適合每個人,必要時可以根據不同的足部情況,借助合適的兒童鞋墊,預防扁平足等足患后遺癥”。
{page_break}鞋中若有六價鉻,易致皮炎濕疹 近日,網友“親親媽媽0542”發帖稱,自己一歲多的寶寶最近臉上出現了皮疹,在排除其他可能性之后,她懷疑是那雙新買的學步鞋出了問題。她擔心,是不是鞋子里有什么有毒有害物質傷害了寶寶的皮膚。 記者了解到,今年5月份,上海質監發布童鞋抽查結果,一款產品被檢出六價鉻超標;去年童鞋國家監督抽檢結果顯示,有4款產品被檢出六價鉻超標。六價鉻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它可以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皮膚及黏膜侵入人體,皮膚接觸可能導致敏感,容易產生皮炎和濕疹。
童鞋選購建議
1、鞋子顏色。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查院副主任林東翔介紹,“在購買時,盡量不要選擇價格低廉且顏色鮮亮的童鞋,盡量選擇大一些的知名品牌購買,同時,在購買價格比較便宜的童鞋時,不要選顏色鮮亮的鞋子。”
2、有無異味。在童鞋制作中,會使用大量黏合劑,其中會含有甲醛。甲醛會在空氣中釋放,孩子長期吸入可能出現過敏現象,異味大的一定不要買。
3、鞋面材質。以棉布和真皮為好。因為合成革鞋透氣性差,小朋友平時活動量大,鞋里積聚汗液,從而滋生細菌。由真皮和棉布做成的鞋輕便、舒適、透氣性好,有利于兒童活動和腳部發育。
4、鞋底材質。不能太硬,太硬的鞋底會影響兒童腳部發育,但是也不能過軟,過軟的鞋底耐磨性能、外底硬度都達不到要求。選購時以橡膠底為好,耐磨防滑。鞋底的花紋以粗糙為好,利于增加摩擦力防滑。
5、鞋跟。要平跟,不要高跟,平跟童鞋有利于維持正常足弓,不致引起肌肉和韌帶勞損。
6、松緊。宜寬松,忌窄小。因為兒童肌肉和腳骨很嫩軟,鞋子窄小會影響腳部肌肉和韌帶的發育;太大則影響行走和活動。因此,童鞋的寬松度以鞋穿在腳上能插進一小指為宜。
7、有無鞋帶。童鞋最好選用松緊口或粘扣帶式的,不要選用有較長鞋帶的童鞋,因為有鞋帶的鞋不但穿鞋和脫鞋比較麻煩,而且一旦鞋帶發生散落且兒童不會系時,走路很容易將鞋帶踩在腳下而摔跤。如果選擇粘扣帶式的兒童鞋,在選購時可以反復開合數次,觀察粘扣帶的質量,避免兒童在運動過程中粘扣帶松脫,造成危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