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my Choo 上半年銷量增長放緩
在經濟環境不明朗的背景下,高端鞋履品牌Jimmy Choo上半年銷量增長處于放緩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Jimmy Choo品牌上半年在亞洲市場熱度不減,除日本外的亞洲地區有機增長在持續強勁,收入大增34.5%;日本受惠于中國游客客流猛漲收入增幅達20.5%。而Jimmy Choo首席執行官Pierre Denis 在財報中表示鑒于行業增長顯著減慢至低個位數,集團對上半年表現感到滿意。
2015年上半年財報,整體收入總計1.59 億英鎊,比去年同期1.50 億英鎊增加5.5% ,固定匯率下增幅為6.5% ,而2014 財年這項數據達12.2% 。上半年同店銷售3.3% 的增幅比2014 財年全年5.7% 顯著下跌。有意思的是,集團將原因歸咎于以倫敦Sloane Street 旗艦店門店為首的一系列店鋪暫時停業翻新影響了銷售。
相關鏈接:
近年來制造業對本港經濟的貢獻已逐步減少,對此無需過分擔憂,反而是零售業目前面臨更大的挑戰,今年內仍未見底,預計租金大幅下滑以及商鋪倒閉等現象將會陸續有來。
近日,美國品牌Coach向所有香港會員發出郵件通知,提醒大家中環旗艦店提前兩年退租,并于8月31日正式結業。
這已經不是第一家在港關閉的奢侈品店了,就在8月上旬,LVMH集團旗下的泰格豪雅也在香港關閉了其位于羅素街的旗艦店。泰格豪雅所在的羅素街在一年前還擁有全球最貴的零售租金,這條街位于銅鑼灣商業區的中心地帶。
由于今年3月,泰格豪雅全新定位將不少手表的單價下調,也意味著利潤的減少,而香港高昂的租金顯然會吞噬他們的生存空間。
其他集團雖暫時沒有實際動作,但要求降租的呼聲此起彼伏,比如Burberry集團、開云集團和周大福集團都對高租金頗有微詞,開云集團甚至放出狠話,稱如果租金再不降下來,就只能關店了。
與之相對,一度高企不下的商鋪租金更罕有地出現降價潮,英皇集團旗下五家位于銅鑼灣的商鋪于日前宣布主動降租30%,引發業界嘩然。
來自Colliers International高力國際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羅素街平均月租金下降了10.4%,而九龍尖沙咀的平均月租金也下降了15%。去年12月,香港的零售租金創下了2009年以來的最大降幅。
從2014年香港零售銷售額結構分析,有38%來自內地游客,若人民幣再貶值將造成更大的影響,預計商鋪租金今年內跌幅達到15%。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