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數據:奢侈品牌到底多依賴中國?
在這份“風險”榜單上位列榜首的是旗下擁有Swatch、寶璣、寶珀、歐米茄、浪琴等品牌的瑞士腕表集團Swatch,其20%的營收來自中國內地市場,而在2009年這一數值僅為10%。其次最依賴內地市場的品牌是Ferragamo、Gucci和Butberry——3家業績中各有14%是由這一市場消費者所貢獻的。
然而,這一切沒有算上海外地區的中國“掃貨大軍”。
由于歐元和日元在過去一段時間內持續走低,中國消費者扎推奔赴歐洲和日本 旅游,順手買回“劃算”的奢侈品。數據顯示,高端腕表、珠寶集團Swatch和歷峰在全球范圍內的中國買家身上大撈一 筆,后者為兩家瑞士集團貢獻了超過40%的營收。尤其是Richemont,它在中國市場的營收僅占其總體的8%,一旦加上中國游客在海外的消費則頓時飆升至41%。
奢侈品航母LVMH和Kering各自的頭塊招牌LV和Gucci都是中國游客的購買目標。LV內地市場營收占比為10%,全球中國消費者所占份額為26%Gucci內地市場營收占比為14%,全球中國消費者所占份額為35%。
{page_break}在全球中國消費者依賴榜上排名前三是意大利奢侈品集團Salvatore Ferragamo。其首席執行官Michele Norsa今年三月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受中國游客春節期間的消費帶動,集團二月份的銷售業績可觀,“意大利總部的門店過去10天內的銷量都增長顯著”。
中國輸出的奢侈品消費者惠及各個奢侈品大牌。匯豐銀行今年2月發布的《全球購物者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者花費在奢侈品上的支出占到了全球總數的三分之一,而其中的三分之二是海外支出。
然而好景不長,8月11日、12日連續兩天,人民幣貶值了3%左右,Salvatore Ferragamo,、LVMH、Richemont、Swatch、Burberry等公司股價應聲下挫5%以上。
與市場反應相比,德意志銀行的分析樂觀許多,報告認為即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行5%,品牌不采取任何抵御性措施,公司利潤潛在損失平均會在4%左右,并不會像先前外界預計得這么嚴重。而Swatch所受的影響可能會更加厲害一些,達到7%。
法國巴黎銀行奢侈品分析師Luca Solca同樣如此認為:“中國游客和代購會否受到影響要看(人民幣)貶值多少。2%不算什么,至少10%的程度才會打擊、影響中國奢侈品消費?!?/p>
姑且不論貶值帶來的打擊程度到底有多大,中國市場近來的疲弱表現讓奢侈品牌們“心寒”不已。LVMH7月底公布第二季度財報時表示,中國內地和港澳地區的銷售額同比下滑了近10%。Burberry和Prada近3個月來的業績都未達分析師預期。香港地區再次成為眾矢之的。
在經歷2000年至2014年腕表業驚人增長后,泡沫壁變得越來越薄。瑞士腕表剛剛度過一個非常難熬的7月,鐘表出口額同比減少9.3%,中國跌幅最大(39.6%),主要受到經濟放緩的重壓以及股票市場不穩定帶來的影響。
德意志銀行在放出這張“風險榜單”后,也對中國市場的正面因素做出說明,例如日漸膨脹的中產階級人口從長期來說將持續推動奢侈品市場發展。貝恩今年5月發布的數據就顯示,2014年中國內地個人可投資資產1千萬人民幣以上的高凈值人群規模已超過100萬人。
奢侈品牌服下的另一顆定心丸則是近來中國對于關稅的調整。從6月1日起,中國降低部分服裝、鞋靴、護膚品、紙尿褲等日用消費品的進口關稅稅率,平均降幅超過50%。意大利全國時尚協會榮譽主席Mario Boselli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人民幣貶值的影響不會很大,相反降低關稅三個月以來,中國人在本土的奢侈品消費額一下子上去了?!?/p>
雖然短期內,奢侈品牌不會有打退堂鼓的計劃,但很現實的,它們已經將目光轉向更為安全,且經濟持續上行的美國、地理上曾被忽視的巴西、墨西哥等南美國家,甚至原本鮮有人問津的穆斯林市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