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鞋文化節首日簽約61.8億女鞋購銷項目
進入轉型升級期,惠東鞋業持續發力。28日,中國·惠東第七屆鞋文化節在惠東國際展覽中心開幕,118家制鞋企業參展,展出6000多個款式的時尚女鞋。開幕當天,12宗項目集中簽約,總金額達88.3億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王世成、全國輕工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和培訓管理總站主任徐祥楠、中國皮革協會副理事長李玉中、廣東省中小企業局副局長官維平、惠州市領導陳奕威、麥教猛、劉耀輝、陳訓廷等,以及有關行業協會負責人、國內外買家、鞋業代表等600多人參加了開幕式。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奕威宣布中國·惠東第七屆鞋文化節開幕。
118家制鞋企業參展
本屆鞋文化節為期3天(12月28日—30日),共設200個標準展位,有118家制鞋企業參展,展出時尚女鞋6000多個款式,期間,舉行時尚女鞋新材料新設備展示會、國際時尚女鞋流行趨勢發布及研發設計成果交易會、網上商城展示會、大型模特表演、微電商贏未來O2O財富論壇、鞋業質量發展論壇等一系列活動。本次盛會不僅有國內客商前來參觀、洽談,還吸引了一大批來自歐洲、亞洲、美洲等地區以及國內大批客商。
開幕式當天,惠東縣有12宗項目集中簽約,總金額達88.3億元人民幣。其中,投資項目簽約4宗,簽約總額26.5億元,包括多祝生態旅游項目等;時尚女鞋產品購銷項目簽約8宗,簽約總額61.8億元,比如惠東耀豐鞋業與廣州年發鞋業簽署11億元產品購銷合同。
另外,本次鞋文化節還將舉行廣州國際采購中心與惠東縣鞋革行業總會在廣州琶洲共建惠東國際鞋業館的戰略合作協議簽約。
要注重制造業孵化和線上線下融合
王世成在開幕式上表示,目前行業的下行壓力加大且高于預期,出口難度系數加大,企業出口內生動力不足,企業家創新動力不足,值得業界高度重視,共同破解。企業應該積極尋找轉型升級的實踐模式,突出人才層次培養和產學研有效結合,實現科技創新,注重以個性化定制和產業鏈價值化為契機,實現品牌創新,注重制造業孵化和線上線下融合,實現營銷模式創新。
副市長黃樹正表示,希望惠東縣委縣政府繼續穩步提升“中國女鞋生產基地”這個專業性品牌,支持和扶持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發展,努力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招工難、市場拓展難等問題,積極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工藝創新、營銷創新,引導企業建立自主品牌,努力把惠東制鞋業建成規模更大、實力更強、品牌更響、特色更明顯、社會效應更好的產業集群。
已有4000多家惠東鞋企用電商營銷
惠東鞋業進入轉型“陣痛期”,電子商務被認為是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之一。目前,惠東鞋業已有4000多家采用了電子商務營銷,本次盛會設立的時尚女鞋網上商城展示會吸引了不少人群。“比起上半年的觀望狀態,下半年已經有很多惠東鞋企老板開始試水電商。”作為提供培訓、設計、技術開發的綜合性電子商務服務企業,廣東阿拉丁網絡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杰告訴南方日報記者,惠東電商發展步伐較慢,比其他二三線城市要晚兩三年,存在著企業老板意識不夠、出口轉內銷供應鏈轉型、電商人才缺乏等問題。目前該公司已經為百余家鞋企解決電子商務服務,為惠州200家企業提供微平臺服務。“由我們運營3個月以上的鞋企月銷售額約為60萬元。”
惠州市吉隆奧斯利鞋廠剛剛試水電商,該公司負責人陳玉盛表示,“已經投入部分資金做電商,但目前還很難與專業做淘寶的廠家競爭。
■“數”說惠東鞋業
目前,惠東鞋業發展到6000多家,培育了“香戀”、“洛曼琪”、“丹莉茜”等一批享譽全省乃至全國的知名品牌,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名牌商標群體。2013年產鞋9億雙,產值280億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45%;鞋業從業人員達26萬人,占全縣非農從業人員的55%;672家取得一般納稅人資格,349家獲得自營進出口經營權,4000多家采用了電子商務營銷,建立了132個出口生產基地,成立了1個國家級鞋產品質量認證檢測機構和2個省級鞋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鞋產品合格率由90%提高到99%。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