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雙經他手的舞鞋仿佛有了跳躍的生命
葉良超師傅是手工制鞋師,他專攻的,不是普通的皮鞋,而是各種舞鞋,芭蕾、拉丁、廣場舞舞鞋。
年過六旬的葉師傅最近有些苦惱,打從八年前從溫州來到杭州,這么多年來,卻從未有年輕人找他來學這門技術。
66歲的葉師傅,和妻子租住在財神殿路一間20多平方米的小房間里。房間里除了老兩口簡單的起居用具,便是各種制鞋的原料、樣品、簡易機床,甚至沒有能讓兩個人并排站立之地。住在這里,葉師傅圖的就是門口一塊可供曬膠的空地。
環境艱苦,卻并非家境困難。葉師傅的三個女兒都在溫州,家境都不錯,大女兒繼承了他的手藝,甚至在溫州鬧市區有家生意不錯的鞋店。但葉師傅就是停不下來,他說:“干了近40年,一天撂下了就不知道干什么了!”
19歲的時候,在紙箱廠工作的葉師傅,對附近一家作坊的手工制鞋法入了迷。便趁著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時間去做學徒,勤學苦練了8個月,終于“拿下”了這門手藝。不過,等到葉師傅再度拿起這門手藝,卻已經是好多年之后了——在人生最落魄的時候,葉師傅靠著手工舞鞋渡過……
“這雙是拉丁舞鞋,因為舞池會灑滑石粉,一定要有摩擦力的牛皮做鞋底。”一說起舞鞋,葉師傅便會滔滔不絕。他說,手工制鞋有上百道工序,非常復雜,而且因為是線縫的,對材料和技師的要求都很高。
然而這些鞋子的售價,卻比許多人想的要低。葉師傅說,自己店里的舞鞋大多是100-120元一雙的售價。而產量,葉師傅一天只能做5雙。
“生意不愁的啦,何況現在跳舞的人更多了。我現在手上還有30多單,做不過來呢。”葉師傅直言,自己賺的錢雖不多,但也夠兩口日常生活。讓他擔心的是,這門手藝的傳承。
“一是太繁瑣,學起來太累。另外就是短時間賺不了多少錢。”葉師傅道,自己一個月能賺多少清清楚楚,以前在溫州也有年輕人打算來學過,但一計算,學好了也就只能賺這么多,“還不如去送快遞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