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品牌盤踞鞋業高端 “熊貓”等國產品牌如何挺進高端
“在用材甚至是設計上我們其實做得不比國際大牌差,但國內高端鞋幾乎都被國外品牌占領,這源于消費者太崇尚國外品牌,不相信國產品牌。”在接受南都記者專訪時,廣東熊貓服飾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鄒立富頗感心痛。
在鞋服低迷期,國貨品牌出現了一輪反常的逆襲———進軍高端市場。熊貓如此,去年被熱炒的例外也強勢闖入消費者視野。不過鄒立富也慨嘆,打造品牌異常漫長,前期是痛苦的,投入是個無底洞。
在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舒適性研究室主任李松竹看來,本土品牌要進軍高端,一定要設計先行,要有自己原創性的東西。不過,相較于以往消費者過度崇拜國際品牌,現在個性化消費的到來或給本土品牌在高端市場“分羹”提供了機會點。
國產品牌挺進高端的苦與痛
鄒立富已經在鞋業摸爬滾打了20多年。1999年他與兄弟3人創立了中國寶兔(集團)公司,代理了金利來、花花公子等國際品牌,其后又投資建設了廣州財富工業園,成立了廣州富鋌實業有限公司。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被國際品牌運用到鞋服行業中,鄒立富出手了。“中國是制鞋大國,2012年產鞋超過130億雙,在生產比例上占全球總產量的一半以上。中國應該有屬于自己的高端品牌。”不過,夢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骨感的。
在鞋行業高端市場,確實鮮見國內品牌的身影。“你看這鞋里外都是牛皮做的,鞋的透氣性很好,又很輕便,從工藝和設計上我們不比歐洲的品牌差,但消費者崇洋媚外太厲害了。”鄒立富遇到的第一關就是消費教育問題。
除了消費者的認知,打造品牌確實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從2010年不顧家人的反對要打造熊貓品牌,鄒立富至今在熊貓品牌的投入上已經有數千萬。據鄒立富透露,目前熊貓在全國的專賣店僅數十家,銷售盤子并不大,前期的投入很大部分用在了研發上。“研發的投入很大,而且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比如有款產品,我們光研發做了兩年多。比如做一個磨具要二十萬,但磨具不是做一次就能成功的,這部分投入也相當大。”鄒立富笑言,幾千萬對一個在發展中的品牌而言很不經花。“做一個品牌要耐得住寂寞,這個寂寞很可能是5年,甚至要10年、20年。”
四年的堅持,讓鄒立富頗感欣慰的是慢慢開始得到渠道商的認可。據鄒立富透露,熊貓品牌現在已經進入了友誼商店體系,也即將進入太古匯。
消費轉向,機會點隱現
相較于國內鞋業的現狀,李松竹坦稱,國際品牌除了有品牌優勢,在設計、供應、研發體系、組織架構上的優勢更明顯。如果本土品牌要走高端路線,一定要設計先行,以設計吸引消費者。另外,要做高端市場一定要講究原創性。
“比如這雙鞋,它的鞋底是中國特有的竹子造型的。再比如這雙,鞋面上的熊貓LOGO做在青花瓷上,很有中國特色。這雙鞋的鞋墊則用的是中國人的席子的花紋。”鄒立富耐心地向記者介紹每一雙鞋在細節上的特色。“將時尚元素與中國本土文化相結合之后,我們發現這些鞋子很受消費者歡迎。
而對本土品牌而言,消費浪潮正發生微妙的變化也為其切入高端市場提供了新的機會點。“現在傳統模式已經受到沖擊,未來是消費體驗的時代。”鄒立富認為。
據鄒立富透露,明年熊貓會在省會城市的門店大力推一款與中國皮革和工業研究院合作研發已久的測量消費者腳型數據的機器。在鄒立富看來,體驗消費時代的到來,如何提升消費體驗,這對本土品牌做高端市場是很好的機會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