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小鞋子選擇有學問 鞋幫稍高更靠譜
如今商場里,寶寶的鞋子也是五花八門、玲瑯滿目,小鞋子配上寶寶的小衣服小褲子,看起來分外地“萌”。但是你可知道,選購寶寶的鞋子大有學問?可千萬別只為了好看,而幫寶寶選錯了鞋子。
寶寶快3歲的時候寶寶媽媽發現寶寶走路不對勁:“怎么像個小鴨子啊,一搖一擺的。”這讓媽媽警惕起來,趕緊帶寶寶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寶寶走路像小鴨子,是扁平足造成的。
有的爸爸媽媽認為,扁平足是遺傳的,自己沒有,寶寶又怎么會有扁平足?專家表示,扁平足除了與遺傳有關外,后天穿不合適的鞋子和不良的姿勢,也會引起扁平足。
剛學會走路的寶寶,下肢走路能力依然還比較弱,如果鞋子選購得不適宜,就無法為腳底板提供平坦舒適的受力點。為了支撐上身的重力,寶寶就會改變行走時落腳的重心,當腳板長期受力不均勻時,就有可能造成足弓塌陷而形成扁平足。
四個步驟為寶寶挑雙好鞋子
第一步:買鞋前,先量好寶寶的腳長和腳寬,做到心中有數。鞋子前面必須有空間讓寶寶的腳趾自由活動,要確保腳尖和鞋頭之間有一定距離,即鞋子長度比寶寶的腳長0.5~1cm左右,太大的鞋子不跟腳,走路時容易掉或崴腳;太小的則寶寶的腳掌打不開,走路時不僅容易夾痛雙腳,而且會影響腳的肌肉、韌帶的發育,以致足弓的正常發育受阻。
第二步:寶寶的鞋子要有適宜的厚度、軟硬度和適宜的鞋后跟。鞋底過軟,不能支撐腳掌,容易使寶寶感到疲勞。鞋底太厚,彎曲時就更費勁,走幾步就會讓雙腳感覺疲憊;另外,鞋底太厚時,往往后跟的高度也會增加,這會破壞腳的受力平衡,適宜的鞋底厚度為5~10毫米,鞋跟高度為6~15毫米。鞋跟應比足弓部略高,以適應寶寶足部的解剖形態。另外,鞋幫稍高些的、鞋底內側弓處稍隆起的鞋子較適宜。
第三步:鞋的舒適感還與鞋底的彎折部位有關。有些童鞋的彎折部位在鞋的中部,這不夠適宜。人在行走時,彎折部位位于腳前掌的跖趾關節處,因此,比較適宜的鞋底硬度為鞋底前1/3可彎折,后2/3不易彎折。
第四步:除了要為寶寶選一雙好鞋外,平時也要定期帶寶寶到醫院做足部檢查,了解足部的發育情況,及時糾正不良行為,讓寶寶能邁出健康步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