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跟越來越高 高跟鞋質量安全風險與日俱增
“10mm、30mm、50mm、100mm……”這不是簡單數數,而是在測量高跟鞋鞋跟的高度。細心的消費者不難發現,商場中銷售的鞋跟高度,整體呈正增長趨勢。盛夏時節,高跟鞋進入新一輪銷售旺季。在鞋跟越來越高的背后,高跟鞋質量安全風險也與日俱增,因鞋跟質量不過關崴腳者大有人在。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目前還沒有現行標準對鞋跟的質量進行評定,皮鞋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也并未涉及鞋跟相關質量指標檢測。針對此情況,正在修訂的《皮鞋》標準考慮增加關乎鞋跟質量的相關指標。而生產企業也急需加強質量管理與主動檢測,把好鞋跟質量內控關。
高鞋跟質量安全風險漸增
北京昌平區三合莊盛商廈1樓,不少穿試高跟鞋的女士蹬著鞋子,走過來走過去,地板發出清脆的響聲。
記者現場看到,挑選夏季款高跟鞋的消費者不在少數。從商家銷售的產品看,絕大多數女鞋均為高跟鞋,想在商城中挑選一款平底鞋難度不小。“大家喜歡穿高跟的,所以我們賣的鞋子鞋跟越做越高。”商廈一女鞋品牌導購員表示,商鋪銷售的高跟鞋鞋跟基本都在50mm以上。
廠商為了迎合消費趨勢,將高跟鞋鞋跟越做越高。但鞋跟增高帶來的質量安全風險廠商有無考慮過?記者就此問題隨機詢問了3位導購員,他們大多清楚鞋跟越高,穿鞋者越容易崴腳。但說不清楚高鞋跟容易產生哪些質量問題,不同問題又分別對應哪種安全風險,推銷時一般也不提示高鞋跟的安全風險。
隨著科技進步,鞋跟的制造工藝和材料日趨多樣(多以橡膠、塑料、木質、合金和合成材料為主),款式結構日益復雜,因產品使用的材料、制造工藝和產品結構等不良造成的安全隱患越來越多。
“有時不小心踩到細小坑里,腳一拔,鞋跟就折掉了,或者產生橫向沖擊力,被撞到后就折斷了。”長期關注高跟鞋質量的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張海煊解釋稱,由于高跟鞋的鞋跟具有“高”和“細”的特點,其有著潛在的傷害危險。比如鞋跟面防滑性能不達標,導致行走在石板路上的穿著者滑倒;鞋跟抗疲勞性不夠而斷裂,導致穿著者跌倒。
標準與檢測尚不完善
縱覽近幾年的皮鞋產品質量國家或地方監督抽查發現,高跟鞋的質量合格率較高且較為穩定。比如,2012年1季度,國家質檢總局按計劃抽查了7個省市120家企業生產的120種皮鞋產品,經檢驗,有113種產品符合標準規定,合格率94.2%。
但進一步查詢發現,皮鞋產品抽查檢測中,涉及鞋跟的檢驗項目幾乎為零,這也得到了業內專家的證實。“真是很少涉及,平時檢測時基本不涉及。”張海煊說,高跟鞋產品質量監督抽查,重點檢測產品安全性指標,比如鞋跟耐折、鞋面耐磨以及化學性能檢測。加上平時抽查是針對皮鞋大類產品的抽查,所以鞋跟的檢驗項目較少涉及。
{page_break}
據全國制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戚曉霞介紹,目前我國鞋類標準對于皮鞋后跟結合力以及鞋跟硬度有指標要求,但是抗橫向沖擊性能、抗疲勞性能、止滑性能等指標均沒有寫進鞋類標準。
記者查詢發現,GB/T22756-2008《皮涼鞋》與QB/T1002-2005《皮鞋》對于后跟結合力以及鞋跟硬度作出具體數值要求。但與國際標準ISO/TR20573《鞋類 鞋類部件性能要求 鞋跟和跟面》相比,在鞋跟質量限制指標上,仍有很大差距。而這也是我國出口國外的高跟鞋被召回的原因之一。
“正在修訂的皮鞋標準會把它加進去,跟高不一樣,指標也不一樣。”戚曉霞透露,行業標準QB/T1002-2005將會制定針對鞋跟的相關質量指標。
企業需把好內控關
據悉,高跟鞋鞋跟質量問題已引起行業關注與行動。2012年11月實施的行業標準QB/T4336-2012《注塑塑料鞋跟》,對塑料高跟進行了質量控制,其他材質的鞋跟標準也可能逐步制定完善。
另外,記者采訪了解到,鞋跟質量存在安全隱患,很重要一個原因在于,國內企業生產往往容易忽視此類質量問題。記者就鞋跟生產的質量控制這一問題,采訪制鞋業多家企業,均遭遇“閉門羹”,包括參與《注塑塑料鞋跟》標準制定的部分企業有關負責人,也以開會或在外出差婉拒記者采訪。
張海煊說,自己所在的質檢院已具備鞋跟質量檢測能力,但實際上企業委托檢測時,很少主動要求檢測鞋跟質量指標。而在此方面,企業的質量主體責任意識需要加強。
據介紹,同國內一樣,國外不少國家都沒有公開發布的鞋跟產品質量標準,但其出廠時往往都有嚴格內控的企業標準。“要重視質量管理,提供細致全面的售后服務,一旦出現產品質量問題,能及時解決問題。”戚曉霞認為,在當前鞋跟標準缺失的情況下,企業尤其需要做好售后服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