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鞋企面臨“內擠外壓”窘境 轉型迫在眉睫
18日上午,匯聚境內外500多家鞋業企業、上千名采購商的“第十五屆中國(晉江)國際鞋業博覽會”開幕。在素有“中國鞋都”之稱的晉江,鞋博會已成為運動鞋行業的“風向標”。
去年以來,以產能過剩、庫存積壓、同質化競爭為突出矛盾的行業困境持續困擾運動鞋 企。記者在鞋博會上獲悉,面對空前生存壓力,國內鞋企正在多方籌劃,試圖探索各自的“突圍”之路。
“內擠外壓”
去年以來,國內體育用品市場競爭加劇,多個體育運動品牌遭遇銷售收入下降、庫存上升的窘境。
李寧公司日前發布的年報顯示,2012財年虧損額接近20億元;安踏體育2012年年報顯示,由于訂單的減少、批發收入負增長,公司營業額比2011年下跌14.4%。
參加本屆鞋博會的361度(中國)有限公司、晉江切尼鞋服公司等企業也表示,今年整個行業去庫存壓力較大。
361度公司體育市場中心總監趙峰認為,自上世紀末開始,伴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快速提高 ,人們對運動休閑用品的需求爆炸式增長,這給中國運動鞋產業帶來一個非常漫長的景氣增長周期。
隨之而來,大批企業和資金涌入這個行業,必然帶來一定程度的產業過剩問題。
轉型迫在眉睫
記者在鞋博會上采訪了解到,面對空前壓力,“轉型升級”早已成為業界共識。嚴峻的市場環境倒逼運動鞋企求新求變,加快探索適合自身特色和定位的轉型之路。
比如,創辦于1994年的道奇集團,近20年來堅持代工生產。從最初的三畝地、一層樓,如今已發展成為阿迪達斯等知名名牌的代工廠,年產運動鞋2000萬雙。
“別的企業都在砸錢做廣告、打品牌時,我們堅持一條,只做代工,將制造能力發揮到極致。”該集團董事局主席林永燦說。
為了緊跟國際品牌的品質要求、時尚潮流,道奇集團每年僅研發費用就投入上千萬元。經過20年的積累,道奇集團去年銷售收入增長68%,今年生產訂單已排到6月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