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內遷真的可以輝煌再現?
鞋企為了招到人,只能把工廠搬到他們的“家門口”。而內遷的另一個原因是出口歐美的生意越來越難做,而內地工資普遍上漲,他認定將來的主戰場一定是內銷市場。
土地成本成最大誘惑
沿海代工鞋企遷到內地,成本到底能降低多少?深圳市皮革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維東表示,至少有10%到15%,對代工企業吸引力相當大。他指出,此次“加薪潮”和皮革行業企業遷移沒有關系。作為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皮革行業的硬成本很高,很早就開始內遷并持續至今。
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王珺認為,地價的推動是這輪產業轉移的主要因素。雖然廣東早已提出產業升級換代,但和內地的地價差距并不特別大,鞋企主動遷移的動力不強。在這輪金融危機后,過剩流動性帶來的一線城市地價飆升,對有大量土地需求的制造型鞋企產生了擠出效應。
運輸成本增加
最近剛從蘇州遷移到蘇北宿遷的一位體育用品出口商告訴本報記者,以前蘇州到上海港,毛重20噸的箱子運輸成本在1000~1500元。搬遷到宿遷之后,這項費用就要再加400~500元,運輸成本上浮30%~40%。而由于遠離配套產業群,內遷企業的各項隱性成本上升。
東莞鞋業協會的工作人員曾經表示:“在東莞開鞋廠,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從設備、原材料采購到工人招聘準備等程序。”但是很多鞋廠搬遷至內地以后,附近產業鏈的不完善會使這個周期大大加長。
用工荒倒逼鞋企內遷
中國鞋都溫州憑借皮鞋企業的品牌、產量成為國內最重要的皮鞋制造基地,共有制鞋生產流水線1000余條,包括吉爾達在內的中國真皮領先鞋王就有三家,溫州年產值超億元的皮鞋企業約20家,在全國重點皮革企業銷量前30名中,溫州企業占70%以上,幾乎占據了全國的一半江山。和富士康相同的是,許多溫州企業都是國外著名品牌的代工廠。在“民工荒”來臨之際,自然而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企業內部的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也凸現出來了。
嘉和鞋業集團董事長陳小鳴在忙著籌劃到江西贛州投資建廠。作為代工企業,自2008年以來他的工廠幾乎每個月都出現虧損。相比沿海,內地的勞動力成本便宜不了太多。
“今年基本沒有利潤。”香港中小企業總會名譽會長洪啟輝在廣東東莞有一家服裝工藝制品代工企業。今年4月,他也選擇到湖南郴州投資建廠,轉移部分產能。
“雖然廣東一直在講‘騰籠換鳥’,但前幾年企業大都選擇觀望。”洪啟輝說,沒想到今年年初東莞出現了嚴重的用工荒。越來越多的新生代農民工無法忍受重復單調的工作和生活,而當年的老員工已回內地結婚生子,不愿再背井離鄉。于是,只能把工廠搬到他們的“家門口”。內遷的另一個原因是出口歐美的生意越來越難做,而內地工資普遍上漲,他認定將來的主戰場一定是內銷市場。
土地成本成最大誘惑
沿海代工鞋企遷到內地,成本到底能降低多少?深圳市皮革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維東表示,至少有10%到15%,對代工企業吸引力相當大。他指出,此次“加薪潮”和皮革行業企業遷移沒有關系。作為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皮革行業的硬成本很高,很早就開始內遷并持續至今。
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王珺認為,地價的推動是這輪產業轉移的主要因素。雖然廣東早已提出產業升級換代,但和內地的地價差距并不特別大,鞋企主動遷移的動力不強。在這輪金融危機后,過剩流動性帶來的一線城市地價飆升,對有大量土地需求的制造型鞋企產生了擠出效應。
運輸成本增加
最近剛從蘇州遷移到蘇北宿遷的一位體育用品出口商告訴本報記者,以前蘇州到上海港,毛重20噸的箱子運輸成本在1000~1500元。搬遷到宿遷之后,這項費用就要再加400~500元,運輸成本上浮30%~40%。而由于遠離配套產業群,內遷企業的各項隱性成本上升。
東莞鞋業協會的工作人員曾經表示:“在東莞開鞋廠,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從設備、原材料采購到工人招聘準備等程序。”但是很多鞋廠搬遷至內地以后,附近產業鏈的不完善會使這個周期大大加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