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運動品牌進入調整期
超低折扣難換銷量
"店鋪裝修,全場3.8折",在濱江道上,
"我就是看著打折,挺便宜的,所以想挑兩件,健身的時候穿。"正在選購運動服裝的李女士表示,自己買過的運動服只有兩個用處,健身和居家。"對品牌不是太挑,樣子大方,價格合適就可以了。" 而據本市某商場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實體商業的整體銷售都處在一個低迷的水平,本土運動品牌在其中所占的份額,幾乎可以忽略。"運動品牌本來的體量就在逐年縮小,其中半數以上被耐克、阿迪達斯、匡威等品牌占據。" 此外,據官方數據顯示,匹克今年提供給分銷商的折扣已經由4折擴大至3.9折,其2013年首季訂貨會銷售訂單金額與去年同期持平。也就是說,一些經銷商的高折扣,其實還存在著賠本賺吆喝的嫌疑。 商場縮小運動體量 回想2009年的時候,奧運年剛剛過去,轉一圈濱江道,起碼每100米就有一家運動品牌店。業內人士沈小姐回憶。而現在,不但路上的多家體育用品店被時尚品牌所取代,連商場里面的運動品牌專柜也被擠壓到5層的一隅。 記者在濱江道上的多家商場發現,運動品牌已經不再如前兩年獨占半層樓的面積,如今,運動品牌已經與家紡、廚具、戶外用品和電子產品共分一個樓層。"我們商場現在的運動品牌只有耐克、阿迪達斯和匡威。"一家商場體育用品部的負責人表示。另外一家商場雖然還有李寧、匹克、361°等品牌的存在,不過也即將"改革"。"我們打算去除一部分運動品牌,因為它們的銷售份額一直處在下降通道。" 據沈小姐介紹,目前商場對于運動品牌有兩種態度,一方面是綜合性商場,現在開始了"去體育品牌"的動作。商場內的運動品牌專營,不但被擠到了客流較少的樓層,而且一般只有3-5個品牌。而新開業的綜合商業中心中,都鮮有本土運動品牌的身影。另一方面,如申格體育之類的純體育用品專營店中,也開始了轉型。"將運動品牌時尚化,用更多的時尚休閑品牌點綴其中,去運動味兒已經成了今年的大趨勢。" 這一趨勢不僅出現在天津市。李寧首席財務官鐘奕祺宣布,從現在起將不再公布訂貨會的訂貨情況。原因是訂貨會的銷售情況不能預示未來的銷售情況。此外,為節省成本,李寧已于上半年關店1200間,而高庫存正是造成這一問題的直接原因。 體育營銷專家、北京關鍵之道體育咨詢有限公司首席執行長張慶斷言,體育用品行業高庫存情況,至少還需要12-18個月的時間才能得到徹底解決。 張慶認為,為了去除庫存,本土體育品牌必定要在時尚上做文章,"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已進入調整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