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杏林最老臺資鞋企倒閉再言轉型
24年的堅持,24年的發展,最終它選擇了關閉工廠,離開它鐘愛的制鞋行業。當年第一家進駐杏林臺商投資區的臺資企業———廈門義芳鞋業股份有限公司日前悄悄關門歇業。義芳鞋業的倒下讓不少臺商感嘆不已。是什么原因讓它倒下?它的員工怎么辦,廠房將何去何從?記者近日就此進行調查。
門衛:工廠已放假2個月了
近日,記者經過位于杏林馬鑾路的義芳鞋業時看到令人傷感的一幕:該廠門口那個鞋攤給人一種清倉大甩賣的感覺。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義芳鞋業倒閉了。
“成人鞋55元一雙,一分錢都不能少。義芳鞋業倒閉了,這是從廠里拿出來直銷的鞋。”攤主這樣回答記者。
因為記者此前采訪過義芳鞋業,知道該廠后期生產的幾乎都是童鞋,那么這個鞋攤的鞋真是從義芳鞋業拿出來的?義芳鞋業工廠門衛告訴記者:“不要聽他們瞎說,那鞋不是我們廠做的。”
除了譴責鞋攤“搭車售貨”,門衛并不否認義芳鞋業已經倒閉的事實,他委婉地告訴記者:“廠里放假2個月了。”不過,這名門衛又表示,他們也不知道有沒有換老板,目前他們拿的還是義芳鞋業的工資。
門衛拒絕讓記者進廠采訪,但記者看到,在義芳鞋業工廠內還停放著幾輛轎車和面包車,而且門衛偶爾還會開大門讓一些摩托車進出。
隨后,記者撥通了義芳鞋業總機,希望采訪相關人員,但接線員告訴記者:“工廠放假2個月了,沒人了!”
老員工:和公司是“和平分手”
昨日,一名在義芳鞋業工作了15年的老員工阿秀(化名)對記者說,她是義芳鞋業資深員工,現在工廠倒閉了,她很不舍。阿秀說,員工們幾乎都是和義芳鞋業“和平分手”的。義芳鞋業的廠將被人接手,聽說春節過后新工廠就會開工,但新廠不一定再做鞋子。她想等明年新工廠開工后再來做工。
另一位曾在義芳鞋業工作過的杏林人林女士告訴記者,幾年前她在義芳鞋業打過工,由于工資不太高,沒干多久她就辭職了。當時公司的員工大多是上了年紀的人,所以那些員工對工廠很有感情。
跟一些工廠倒閉時鬧得沸沸揚揚不同,義芳鞋業倒閉時,無論是網絡上還是社會上都“風平浪靜”,記者在網上幾乎搜不到該公司員工發牢騷的帖子,也未發現有人投訴。
臺商投資區管委會:義芳鞋業倒閉很平穩
“義芳鞋業倒閉很平穩,沒有出現惡性事件。”集美(杏林)臺商投資區管理委員會企業科相關人員告訴記者,義芳鞋業此次倒閉都是按照《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和員工解除合同,未出現任何惡性事件。
連日來,記者一直試圖聯系義芳鞋業老板陳鶴緯,但對方的手機一直處于關機狀態。其他臺商稱,他已經返回臺灣。
歐美市場蕭條,內需市場疲軟,不少在廈臺企面臨生存挑戰。臺企亟待“退二進三”轉型。談到目前臺企在廈的經營狀況時,一位臺商自嘲說“有人跳舞,有人喝粥”。
據了解,在國家級臺商投資區———杏林臺商投資區設立初期,與義芳鞋業一同進駐的企業還包括正新輪胎、路達工業、廣懋國際、來明工業、福太洋傘、新凱科技等數十家臺商投資企業。如今,正新輪胎、路達工業等大型企業慢慢成了行業龍頭,當然也有一些臺企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其中就包括一家知名的電器生產企業和一家摩托車生產企業。{page_break}
臺商坦言,多數臺商過得辛苦
“目前,大部分在廈臺商過得很辛苦!”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廈門朝良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如旭昨日分析,廈門只有部分投資第三產業的臺商目前的壓力會小一些,實業企業都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而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福建天福集團董事長李世偉也坦言,現在臺資企業在廈生存狀況很嚴峻,不管是內銷還是外銷,形勢都不好。
“第一批臺商進入廈門時,當時的勞動力成本和土地成本都比臺灣低,但20多年以來,大陸的勞動力和土地成本大幅度增加,臺資企業面臨越來越沉重的成本負擔。”李世偉分析,從去年開始,歐美市場日漸蕭條,在廈臺企訂單持續減少,而內需市場又疲軟,不少以出口為主的企業債務危機加重,只能關閉或者外移。
如何應對,政府扶持“退二進三”
面對種種困境,企業該如何應對?
“要對企業進行‘瘦身’,精簡機構,同時在研發方面要下力氣,開發出附加值更高的產品。”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杰宏(廈門)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政郎分析認為,臺企只有不斷引進新資本、新技術以提高競爭力,同時極力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生產效率,才能增強抗風險能力。
“據我所知,目前集美區正大力扶持臺資企業轉型和升級,鼓勵臺資企業‘退二進三’,也就是退出第二產業,轉入第三產業,如文創產業等。”許政郎稱,目前新一批臺商進入廈門后紛紛投資第三產業,或許能抓住商機。
李世偉同時認為,現在新一批進入廈門的臺商主要從事高新技術產業及現代服務業,壓力會小一些。目前有的在廈臺企通過轉型,從第二產業轉入第三產業,企業發展出現了一定的轉機,“但那些只是個例,并不是所有的臺資企業都能夠成功轉入第三產業”。
那么,廈門該如何幫助這些老臺商?李世偉認為,有關部門要為在廈臺商創造更好的“軟環境”,在融資等方面對臺商進行扶持。“據我了解,目前單是集美北部工業區就有十幾家臺資企業正面臨資金調度困難。”李世偉呼吁,有關部門應該和臺商站在一起,共同應對危機。
業界人士分析義芳鞋業緣何倒下
外銷訂單少轉內銷失敗
“幾次金融危機波及不少臺資企業,義芳鞋業就是其中一家。”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杰宏(廈門)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政郎說。
“義芳鞋業是進駐杏林臺商投資區的第一家臺資企業。
義芳鞋業在杏林的工廠就在我的工廠旁邊,我們是‘老鄰居’了。”談到義芳鞋業倒閉的原因時,許政郎分析:“今年的整體出口形勢比較嚴峻,像義芳鞋業這樣以出口為主的公司,壓力自然非常大。歐美經濟不景氣,訂單減少,國內企業融資成本提高,企業用工成本增加,面臨重重壓力,不少以出口為主導的企業都面臨改組或縮小經營規模的局面。”
此前商報曾報道,義芳鞋業主打美國童鞋市場,近年才轉而兼攻內銷市場。分析人士稱,像義芳鞋業一樣,不少企業都是在外銷轉內銷的過程中碰到品牌推廣等綜合因素,最終倒在轉型的“征途”上。
2008年金融風暴發生后,來自美國的訂單受到影響,義芳鞋業開始積極開辟內銷市場,開始內外銷兩線作戰。但是,最終義芳鞋業沒有走完2012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