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上風情----漁獵三江赫哲族的魚皮鞋
赫哲族是中國東北地區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省同江縣、饒河縣、撫遠縣。少數人散居在樺川、依蘭、富饒三縣的一些村鎮和佳木斯市。因分布地區不同,從而有不同的自稱。居富錦縣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稱“那貝”,居嗄爾當屯至津口村的稱“那乃”,居勒得利村沿黑龍江下游至烏蘇里江的稱“那尼傲”。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赫哲族人口數為4640。使用赫哲語,屬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滿語支。無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結革記事。因長期與漢族交錯雜居,通用漢語文。
這是一雙近乎絕跡的赫哲族魚皮鞋,又稱魚皮"靰鞡",赫哲語稱為"溫塔"。魚皮鞋多用懷頭魚、哲羅魚、細鱗魚、狗魚、鮭魚和鰉魚等魚皮做鞋幫、鞋底,鞋靿則必須用狗魚皮或鯰魚皮。制作魚皮鞋的關鍵是魚皮的加工技術,如剝皮、揉皮、切線等。以切線為例,工藝極為復雜,先選取大胖魚,刮凈鱗、肉,撐開晾干,將四角不整齊的皮切去,然后在干魚皮上涂狗魚肝,使魚皮柔軟、濕潤,最后折起來用快刀如切面條一樣,切成細絲。這項技術早已失傳,通常用獸筋或鬃毛替代魚皮線。
魚皮鞋的造型比較簡單,最簡單的是用一塊長25、寬21厘米左右的魚皮,在一端中間剪一個半圓作為鞋口,縫合即成。復雜的還要加上鞋靿,像短靿的靴子。魚皮靰鞡的優點是在雪地上行走輕便而不滑,既暖且輕,還可隔潮。正如赫哲族的一首歌謠所唱的那樣:"當你穿上這魚皮做的鞋子趟過溪流或踏雪時,就像走在平地上一樣,它擋住了寒氣和潮濕"。魚皮鞋飾本來是有染色和軋花的,據傳,是用植物煮水染皮,可惜這些技術早已失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