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服行業市場飛速發展 電商信譽頻遭質疑
近日,由歐洲杯而引發的午夜網絡消費高潮,以及由《舌尖上的中國》引發的美食網購,使得網購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而網購所隱藏的問題,也在越發凸顯。
網購熱遭遇維權難
“歐洲杯期間,我的網店的銷售量確實增加了不少。”青島淘寶店主欣欣說,“我的店主要賣女鞋,每天晚上到了十點左右,旺旺上就不停地有人來詢問,午夜下單的人也比以前多了很多。”
與此同時,也有淘寶的官方數據顯示,每日凌晨1:45第一場球賽結束到凌晨2:45第二場球賽開始一個小時中,網絡交易量明顯增多,與歐洲杯前一周的數據比較,其增幅超過了260%。
如今,網購已經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許多人不可缺少的購物途徑之一。然而,在享受方便快捷服務的同時,虛假宣傳、信譽欺詐、品質低劣等問題也頻頻發生。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網絡購物的發展。
網購市場飛速發展
前有6月中旬的電商價格大戰,后有深夜歐洲杯催生的午夜網購熱,這一切都拉高了人們的網購熱情,制造了一輪又一輪的網購高潮。
“5年前我還不會網購,但是現在,連我媽都會在網上買鞋子了。”青島某公司白領小石這樣對記者說,“我們辦公室里,大家經常一起網購,利用午休時間就能買很多東西,而且大家一起買還能省郵費。”
如今,網購已然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迅速成為購物的新途徑。作為一種新興的購物渠道,我國的網絡購物正在高速發展,從一組數據或許可以看出端倪:我國網絡零售額2004年僅為45億元,而到了2011年,這一數據已上漲到近8000億元人民幣。而2012年一季度的網絡零售額已經達到了2282億元,同比增長40.9%。網絡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也從2004年的0.08%上漲到2011年的4.3%。而目前為止,我國網絡零售業依舊處于高速增長階段,其增長潛力不容小覷。
電商信譽頻遭質疑
但在網上購物迅猛發展、電子商務漸成潮流的當下,各種問題也頻繁發生,電商的信譽一再遭受質疑。
據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電子商務投訴呈明顯的上升趨勢。其中一月投訴為8240起,到了2月,投訴則上升到11380起,而3月的投訴竟高達13920起。其中投訴率最高的即是賣家的虛假宣傳。
“很多網店店主自己不拍照片,專門去偷別人的圖,我店里的圖就被盜用過很多次了。”淘寶店主欣欣說,“盜用的照片很有可能跟他所賣的商品不符,可是消費者也沒法判斷,以為是一樣的東西,看著他賣的那個便宜,就去買便宜的了。”網購不同于在實體店購買物品,無法看到實物,僅能靠圖片及買家評價來判斷,而賣家的虛假宣傳則成為網購的硬傷。
上月底,網民陳先生在當當網看中一款國美網上商城中的冰箱,正趕上其搞特價,僅賣1899元。
但陳先生下單時卻發現,這款商品根本無法購買,下了的訂單馬上就會被取消。陳先生致電當當網客服,得到的回復是國美網站出現問題,再問國美,國美說是系統原因,可陳先生先后嘗試了6次,6次的訂單均被取消了。次日,該產品的價格恢復為2199元,再下訂單就可以正常購買了。“這不是拿特價的噱頭欺騙消費者嗎!”陳先生氣憤地說。
當當網的虛假宣傳非此一次,從“一元阿迪鞋”、“110元三星手機”到“兒童書大促銷”,再到今年6月銷售假冒卡西歐手表,在吸引消費者關注的同時,卻沒有給消費者真正的實惠。
從網絡商家欺瞞消費者,到電商平臺拿促銷做虛假宣傳,暴露出網購在誠信方面的缺失。網絡購物時,消費者在購買前看不到商品,各網購商家若不重視誠信,勢必會使消費者對其喪失信心,而最終受創的必然是整個電商產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