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G”商標之爭 行業爆發式增長下的市場亂象
為什么假冒雪地靴的統稱,還是某一家公司的品牌,因此在購買過程中往往容易被商家誤導。
澳駐滬總領事館商務處中國區媒體公關經理Mr. Anthony-Yan曾就UGG雪地靴名稱做過闡述。他談到,羊毛皮雪地靴是發源于澳洲的特色鞋款,在澳洲所有這類皮毛一體的靴子都被稱為UGG靴。在澳洲,UGG并不是特定的某一品牌名,而是一類鞋子的統稱。目前在澳大利亞有許多UGG靴品牌,其中比較知名的是Yellow Earth、Merino World 、JUMBO等,而最早注冊“UGG”商標的Australia則屬于美國公司。
在淘寶網上輸入UGG,搜索到相關寶貝230362件。寫著“澳洲直郵正品UGG”、“美國代購正品UGG”的淘寶代購店不在少數。從銷售記錄看,生意好的網店,目前每天能銷售數十雙。
而此次事件中提到的京東商城上所售賣的雪地靴,是標注為“Merino World UGG”的雪地靴,其品牌介紹與UGG Australia官網上的介紹基本雷同。京東商城給出的解釋是:“京東商城所賣的UGG雪地靴并不是門店中所銷售的UGG雪地靴,兩者不是同一品牌,我們所賣的UGG雪地靴的LOGO上的第二個‘G’要稍微小一點,我們是有我們所賣的這個UGG的相關授權證書。”
在百度百科上,關于UGG的基本資料一欄寫著:“UGG”這3個字特指的源自澳洲的羊毛靴(SHEEPSKIN BOOTS),是一類鞋的通稱,并非單指某個品牌。這個關于UGG的描述,與淘寶商城里幾家售賣雪地靴的旗艦店內的介紹相互印證。
而UGG商標持有人美國德克斯(DECKERS)公司稱,“‘UGG’作為商標局認證的馳名商標,早在1996年就已經在中國獲準注冊了,”德克斯公司也已經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地區注冊了此商標。所以他人銷售的產品中只要使用了UGG三個字母即被認為是侵權行為。“京東商城和當當網上售賣的MerinoWorld UGG已經侵犯了我們的商標專用權。其在淘寶商城中的說辭相當一部分是不準確的,是偏失于事實的。前不久某公司的產品上使用了“UGG GRAND AUSTRALIA”的標識,侵犯了我們公司 ‘UGG’的商標專用權。我們提起了訴訟,法院也判定該公司侵權成立,并追究了相應的法律責任。對于這些侵權行為,我們會不遺余力的與相關部門配合,采取相應的法律行動進行打擊。”
雖然商標歸屬權一直爭論個沒完,但澳大利亞眾多的雪地靴生產商已經大局進軍中國,絲毫不放棄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
澳洲雪地靴品牌Shellin Australia中國區市場總監袁浩亮告訴記者,雪力公司是最早嘗試布局中國市場的澳大利亞雪地靴制造商。Shellin Australia是由澳籍華人JEFF TRAN收購的一間在南澳地區久負盛名的UGG作坊開始,憑著高品質的產品和UGG行業契機,迅速發展成為一個國際性品牌。2009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與資本嗅覺敏銳的浙商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引發了此后的一系列資本重組并開創了順利進軍中國市場的機會。
據記者調查,由于中國的制造業優勢,目前全球的澳皮鞣制產業基本在國內,生皮從澳洲進口,成皮在國內加工。由于雪地靴的全球流行,也造就了隆豐皮草這樣的國內鞣制業巨頭。
由于上述原因,中國早已是全球雪地靴制造中心。目前,德克斯公司的UGG AUSTRALIA,雪力旗下的品牌JUMBOUGG等產品基本上都是在中國生產。該公司后來被華人收購,在大陸設立工廠,同時也為美國Ugg做代加工。隨著雪地靴銷量大增,作坊式的生產已遠遠無法滿足需求,一些澳大利亞公司也陸續開始在中國大陸下單生產,再把半成品運回本土包裝銷量,實際上也是隱性的“中國制造”。
另一個澳洲本土比較出名的雪地靴品牌耶魯氏(Yellow Earth),也來到大陸擴展市場,同樣也推出了自己的品牌——Yellow Earth。
對于中國市場,這些行業龍頭企業正加緊布局。“開始的銷量不溫不火,2008年之后中國市場呈爆發式增長,去年美國德克斯公司在全球的銷售額就突破了50億元。”袁浩亮對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一清二楚,他告訴記者,整個中國市場目前的雪地靴銷量高達上百億。德克斯已經把戰略重心轉移到中國,一方面加快在中國開設專賣店的速度,一方面加大了打擊假冒UGG的力度。袁浩亮表示,他們也將在中國配合工商等部門加大對侵犯“JUMBOUGG”知識產權的打擊力度。{page_break}
爆發式增長的背后還有亂象叢生,在網絡上,銷售仿冒UGG的信息和網頁鋪天蓋地。專柜上一雙正品雪地靴的售價從1500元到8000元不等,而記者隨便在一些國內主要電子商務網站上搜索“UGG”關鍵詞,便會出來大量售價僅一兩百元的仿冒UGG雪地靴。僅在江蘇省鎮江市的高橋鎮,就活躍著150余家以仿冒UGG為生的制鞋企業,被稱為“全國最大的仿牌UGG生產基地”。據鎮江市工商部門統計,2010年高橋鎮擁有皮革產品生產企業戶200多家,從業人員1萬余人,年產各類鞋產品2000多萬雙,產值10多億元。這其中有150多家制鞋企業主要生產雪地靴、室內鞋,貼有UGG商標的雪地靴主要銷往東北等地。
每次打假后,“高仿”UGG仍不斷地從高橋鎮運出。這些制鞋老板們理由是,“傍名牌”只是權宜之計,但訂貨方要求貼上UGG的標識,不貼就可能失去大訂單。
目前,高橋制鞋業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頻頻被“打假”后,痛定思痛,高橋鎮的企業也開始尋找出路。去年冬天,佳信皮業公司老板王正軍帶著注冊商標材料、生產合格證件等到北京,把自己生產的“暢佳”牌雪地靴送上了某商場的貨架。
但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要打響一個本土品牌不容易,除了數千萬元的資金投入,還要做大量的工作,大部工廠沒有這個實力,他們還是非常擔心僅僅依靠幾家龍頭企業的打假力量無法消除大量的售假現象,還是需要市場監管部門加大整治力度。
面對越來越凌厲的“知識產權風暴”,受訪的企業老板也表示,希望政府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引導企業渡過迷茫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