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力成本上升 制鞋業可能陷入新一輪的困局
今年,時值歐美債務危機蔓延,世界經濟正遭遇繼2008年后的新一輪最重大危機,中國制出口總額下降的消息頻頻傳出。對此,國內專家則明確表示,目前我國鞋業出口總額依然保持平穩,鞋業出口總額同比仍在增長,但是由于勞動力的高成本約束,制鞋業也由此或可能陷入新一輪的困局。
縱觀鞋市,由于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不少制鞋企業轉移向其他成本較低的發展中國家,鞋業產業的轉移,是否會對中國鞋業產業造成重創?在這方面上,政府應該在政策層面上多做一些調整,應更多地鼓勵增加利潤、增加稅收、增加就業、改善民生,對于勞動密集型停業來講更是如此。此外,社會輿論要推動,以后勞動密集型企業才會越來越能夠生存下去。
畢竟對于勞動密集型鞋產業來說,我們不僅是看他創造的價值,更多的是看他創造的就業機會,以后的企業特別是小企業創造的就業機會對政府對社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應該給這些一些稅收上的優惠,一些補貼。因為勞動成本的上升并不意味著勞動力低成本優勢的喪失,勞動力成本優勢依然在中國。另外,目前制鞋業正在發生結構性調整,附加值在向更高方向發展,這個調整是大勢所趨,鞋業產業轉移并不會動搖到制鞋業在國內產業結構中的地位。
由此可見,制鞋業向外轉移是應該由市場來指導的,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國的制鞋產業產品結構要調整,許多低端產品悄然轉出中國,中國在慢慢調整為發展中高端產品。目前國內CPI高漲、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造成企業“刀片利潤”的困境,這使得許多企業在生存與設備升級投入兩者間難以權衡,升級慢和升級難成為許多企業老板的難題。
為什么會這樣,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觀念影響,他認為,技術升級創造的是無形的價值,和傳統的管理手工制作的價值衡量方式不一樣,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企業偏向于保守,不能接受新的觀念;二是人才問題,如何把人才留住,同時去適應企業的轉型也不容易;三是資金問題,許多企業主眼光不夠長遠,覺得把錢投入企業轉型升級,不如拿來買房升值、建廠房收租。所以,鑒于當前市場態勢,許多鞋企想提升競爭力,轉型升級則無疑是重在必行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